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如畾贯耳社会实践队:普法薪火燃乡野,妇儿权益绽芳华

时间:2025-08-1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朱新萍 张婧茹 李佳欣 禚越 刘佳文 - 小 + 大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任务要求,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如畾贯耳社会实践队于7月11日至14日在日照市莒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以“联-访-学-护-研”五个维度为框架,紧扣“调研+普法”双主线展开,旨在全面了解莒县乡村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现状,同时通过精准普法提升其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

“联”字为先,锚定实践坐标

7月11日上午,实践队走进莒县妇联,以座谈会形式开启“联”维度实践。县妇联权益部部长系统介绍了莒县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方面的工作,双方围绕“基层普法难点”“妇女维权渠道优化”等议题深入探讨,明确将“婚姻家庭权益”“儿童安全教育”作为调研与普法的核心方向。这场联动为实践队精准对接基层需求搭建了桥梁,让后续工作有了清晰的靶向。

(图为团队成员与莒县妇联交流相关工作 张婧茹供图)

“访”字为基,广纳民生数据

午后,实践队兵分两路推进调研。文心广场上,队员们通过发放问卷、现场访谈,收集市民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的认知程度与需求;莒国古城内,队员们与商户、游客交流,重点调研文化旅游场景中妇女就业权益、儿童安全保障等潜在法律问题。线上线下同步收集百余份有效数据,为后续普法内容设计提供了扎实依据。

(图为团队成员发放调查问卷 刘佳文供图)

“学”字铸魂,汲取巾帼力量

7月12日,队伍成员带着对基层治理的思考,专访“中国好人”辛兴芬女士。作为莒县福利服装加工厂厂长,她20余年坚守助残一线,不仅让200余名残疾职工重拾生活希望,更通过资助残疾职工子女学业、推动女性职工职业发展等举措,生动诠释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实践样本”。

“企业要做妇女儿童的‘保护伞’,既要保障她们的劳动权,更要守护她们的尊严。”辛兴芬的话让队员们深刻理解到,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不仅需要法律条文,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温度践行”。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中国好人”辛厂长 禚越供图)

“访”字深耕,解码社区治理

12日下午,实践队来到浮来山街道前菜园村——这座藏着基层维权鲜活经验的“法治示范村”。与支部委员的座谈中,队员们详细了解了“党建+网格化”模式在家庭矛盾调解、妇女就业帮扶、儿童安全守护中的创新应用;走村入户的调研中,村民们讲述的“家门口的普法站”“妇女议事会”等故事,让队员们看到了法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被打通。

7月13日,实践队兵分三路,深入浮来山街道庄疃十里堡村、城阳街道西关社区等6个村(社区)。在田间地头,队员们与留守妇女聊“土地权益”;在社区服务中心,与工作人员探讨“校园欺凌预防”;在商户家中,倾听“家庭教育中的法律困惑”。从农村到城区,从妇女就业到儿童安全,当日的调研实现了“区域+群体”全覆盖,让“调研”主线始终锚定“为民普法”的目标。

(图为团队成员与前菜园村支部委员合影 李佳欣供图)

“护”字落地,普法惠民见实效

7月14日,实践队以“反校园暴力”为主题在青岛路社区开设普法小课堂,通过情景剧演绎、互动问答、法治小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会自我保护。法律咨询台前,法学专业队员们耐心解答居民关于“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未成年人抚养权”等问题,并分发《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手册》。

(图为团队赴青岛路社区进行法律宣讲 朱新萍供图)

四天的莒县之行,如畾贯耳实践队以“联”聚合力、以“学”强信念、以“访”察实情、以“护”惠民生、以“研”促长效。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既是法律课题,更是民生工程。未来,团队将继续打磨调研成果,让“乡野间的普法薪火”持续燃烧,让更多妇女儿童在法治阳光下绽放芳华。

(烟台理工学院:朱新萍 张婧茹 李佳欣 禚越 刘佳文)

上一篇:暑期社会实践|“衡湖商行”实践队:湖韵文心,生态青盾——衡水湖社会实践活动纪实(第六期)

下一篇:厦门大学学子深入长三角 探索“公铁水空”赋能区域一体化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