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当前位置: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抚远的宝藏实践:蔓越莓基地研学与非遗鱼皮画体验,非遗文化赋能乡村产业的青春密码

时间:2025-08-1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汤鑫,左艺欣 - 小 + 大

近日,东北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赫莓乡创”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抚远,深入蔓越莓基地探究产业发展,沉浸式体验非遗鱼皮画制作,以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活力,为非遗活化探寻实践路径,在东北边疆大地书写文旅融合发展的青春篇章 。

蔓越莓基地:解码 “东极红宝石” 的振兴密码

抵达抚远蔓越莓基地,团队成员便被连片的种植田吸引。基地负责人热情接待,带领大家走进蔓越莓的 “成长世界” 。在讲解中,成员们了解到抚远凭借独特的气候、水土条件,成为蔓越莓适宜种植区。从品种选育、田间管理到采收加工,每一步都凝聚着科研与产业人的心血。

成员们穿梭于田埂间,观察蔓越莓生长状态,参与除草、观看喷洒农药等农事体验。“没想到一颗小果子,背后有这么多农业智慧!” 团队成员感慨道。大家还看到蔓越莓研究中心,深知蔓越莓从鲜果到果干、果汁、营养保健品等产品的蜕变不易,深入调研产业延伸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探寻 “东极红宝石” 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

结合新兴产业发展,团队为基地发展出谋划策,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到开发蔓越莓+非遗鱼皮画双驱动主题文旅项目,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用青春智慧为蔓越莓产业赋能升级,助力其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绽放更大活力。

鱼皮画课堂:触摸非遗的温度

离开蔓越莓基地,团队奔赴非遗鱼皮画传承现场。国家级鱼皮画非遗传承人早早备好鱼皮、工具,等待大家开启文化探秘之旅。

“鱼皮画是赫哲族同胞智慧结晶,用鱼皮剪贴、雕刻展现生活与信仰。” 传承人边讲解边示范,从鱼皮选材、处理,到图案设计、粘贴,每一步都细致入微。成员们围坐一旁,小心翼翼拿起鱼皮,尝试裁剪、拼接。在制作中反复调整图案比例,“看似简单的图案,实际很考验耐心,这让我们更懂非遗传承的不易。”

创作过程中,传承人分享鱼皮画背后的赫哲族故事,从渔猎生活到文化传承,让大家在动手间,触摸到非遗文化的温度与厚度。一幅幅饱含心意的鱼皮画作品诞生,既是青春创意与古老技艺的碰撞,也承载着成员们对非遗传承的思考 。

青春感悟:赋能乡村,传承文化

此次抚远行,团队成员收获颇丰。在蔓越莓基地,看到农业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力量,明晰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在鱼皮画课堂,领悟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传承使命。“我们要把考察、体验的收获带回校园,通过宣讲、实践推广,让更多人关注抚远的特色产业与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青春脚步丈量乡土,实践行动书写担当。东北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赫莓乡创”社会实践团队以此次抚远之行,在农业考察与非遗体验中,锚定乡村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青春坐标,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热忱,期待这份热忱能化作更多助力乡村的星火,点亮文旅融合、产业振兴的美好未来 。

(作者:汤鑫,左艺欣)

上一篇:暨南大学“湾区同心”实践团:粤港澳青年推普赋能 虎门乡村振兴“推普+”融合行动

下一篇:西吉声里传新韵,青春语路助振兴——北方民族大学“助力振兴,语通西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