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红薪青志·科创兴乡,非遗焕新传承计划 ——三江学子建湖行记

时间:2025-08-15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沈以球 袁婕 林恩泽 字学芳 常芳 程祉涵 仲诗甜 刘奕彤 沈雅楠 王影 - 小 + 大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2025年7月,三江学院东山校区“星火青耘”实践队深入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顺利开展了“行走的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七月流火,初心滚烫,实践队成员聚焦烈士陵园、养老机构、农业大棚、机器人公司及非遗小镇五个地方,完成了本次基层探访,为乡村振兴之路注入了青春活力。

踏访红色足迹,传承鲁艺精神

(图为实践队走进建湖县华中鲁艺烈士陵园)

第一站,实践队来到了庆丰镇东平村华中鲁艺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内,讲解员的讲述让1941年7月24日北秦庄的悲壮一幕重现眼前:30余名华中鲁艺师生为掩护群众转移,与日伪军殊死搏斗,最终血染稻丛。女学员宁投河不屈的壮举、刘少奇在盐阜区领导减租减息、剿匪安民的功绩,让三江学子们直观感受到了"鲁艺精神"从不只是对艺术的追求,更是一种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大义的担当,从而在汗水与泪水中强化了爱国情怀及对红色精神的认同感。

触摸晚年图景,体察颐养真情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老人共做手势操、唱红歌)

第二站,实践队参访了建湖县养老康复机构绿康·湖垛家园。走进楼内,认知障碍区的彩绘逃生门、黄色墙壁与蓝色地板的暖心设计,午饭时间护工为老人剥虾的细心照料都让队员们为此动容。走进退伍军人大院中,“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标语显眼可见。在康复治疗师的带领下,队员们与老人共做健康手势操、同唱《东方红》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红歌。在与老人们的相处中,实践队感受到了老人们的善良和蔼与积极乐观,使他们更加坚定了要多陪伴身边老人的决心以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老人、回报社会的信心。

(图为实践队参观宝塔镇现代农业园区)

第三站,实践队来到了宝塔镇现代农业园区。据宝塔镇团委书记介绍,该园区已成功构建“院校合作+技术赋能+农户参与”模式,成为当地农业转型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园区负责人带领下,实践队走进智能大棚,揭秘红心火龙果种植科技“密码”,了解水肥一体化和自动灌溉技术,学习直播助农新路径。队员们在田间地头感受到了科技与农业融合的力量,对“科技兴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探机器智造,悟服务真谛

(图为实践队参观江苏省普渡机器人有限公司)

第四站,实践队来到了江苏省普渡机器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产品已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商用机器人市场23%份额。建湖基地作为华东研发中心,聚焦餐饮、医疗等场景的本地化适配,充分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实力。普渡机器人的故事告诉队员们,真正的科技创新,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孤芳自赏,而是能顺应时代发展、走进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在劲。

青春赋能非遗,文旅点亮小镇

(图为实践队探访九龙口淮剧小镇)

最后一站,实践队来到了九龙口淮剧小镇。粮仓艺术中心内,导游详解了建湖淮腔融合京徽之长的艺术特色;沙庄戏苑内,队员们欣赏了古筝与琵琶独奏;非遗体验馆内,队员们看到了精致的戏服与头冠。作为“非遗+旅游”的典型示范,淮剧小镇以独特的环境与蓬勃的旅游业,让“文旅融合“焕发文化传承的蓬勃生机。

五场实践,五重洗礼。这趟“行走的思政课”,将红色基因、创新密码、文化薪火与民生温度,深深镌刻进青春的记忆。它不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灵魂的洗礼。队员们深切感悟到: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先辈以热血铸就丰碑,吾辈当以智慧与担当,在各自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将这份来自大地的感动与启迪,转化为服务家国、开创未来的不竭动力。

团队简介

三江学院东山校区“星火青耘”实践队是一支以“红薪青志·科创兴乡 非遗焕新传承计划”为核心的乡村振兴赋能团队。团队汇聚广播电视编导、网络工程、财务管理多个专业的大学生人才,成员们凭借互补的能力与饱满的热忱投身实践,始终致力于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团队名称:“星火青耘”实践队

指导老师:陶洁

成员名单:沈以球  袁婕  林恩泽  字学芳  常芳  程祉涵  仲诗甜  刘奕彤  沈雅楠  王影

上一篇:“荷香沁滕州,医暖入人心”|山东中医药大学“荷力同心”服务队赴滕州市开展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

下一篇:青春创意赋能精神传承——广州商学院青艺起点树突击队打造端州特色文创IP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