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5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黄润欣 - 小 + 大
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助力长江大保护,7月10日至25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绿动荆江”环保志愿服务队在荆州市永红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以“保护江豚与麋鹿,守护长江母亲河”为主题,通过数字赋能与文艺创新等形式,传递环保理念,凝聚生态共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雷昕全程指导,队员陈婉珺、岳朝燕等10名志愿者参与。 创新课堂:让环保理念生根发芽 "老师,江边为什么很少看到江豚?""新闻上为什么说麋鹿江豚数量仍然处于濒危状态啊"在永红社区活动中心,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让志愿者们倍感责任重大。团队精心设计了"环保+"特色课程体系,将生态保护知识融入趣味教学中。 在环保编程课上,长江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志愿者刘真源带领孩子们用Scratch设计"江豚回家"小游戏。帮助孩子们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代码,让卡通江豚避开污染源,安全游回长江。"编程原来这么有趣!"上课的学生锅宇轩兴奋地说。 环保舞蹈课上,志愿者们编排了"长江精灵之舞",孩子们通过肢体语言生动演绎江豚逐浪、麋鹿奔腾的场景。 最受欢迎的是环保表演课,团队原创的情景剧《江豚妈妈的烦恼》以拟人化手法展现长江生态现状,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这些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社区主任张建军表示,这样的创新教学方式很受家长和孩子欢迎。半个月来,团队累计开展特色课程28课时,服务社区中小学生80余人次。 艺术行动:用画笔唤醒生态意识 7月18日,“绿动荆江”环保志愿者们带领永红社区中小学生在"星浪护鲟"大型彩绘坡上开展“大手拉小手,环保齐步走”活动。据了解,这幅绘画由“绿动荆江”环保志愿服务团队实地考察长江沿岸以及江豚保护区后在江边护坡上创作而成。“这幅画我们要传递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志愿者王细霞向孩子们介绍道。37摄氏度的高温下,志愿者们与社区中小学生们汗流決背却热情不减,路过的市民纷纷驻足观看。 这幅充满创意的阶梯画很快在网络上走红,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更令人欣慰的是,绘画地点成了新的"环保打卡点",每天都有市民前来拍照留念。"以前带孩子来江边就是玩,现在会主动跟他讲要保护江豚。"一位年轻妈妈的话让队员们倍感欣慰。 数字赋能:让保护触手可及 "太可爱了!我要把这些表情包都收藏起来。"社区居民李阿姨拿着手机,兴奋地展示刚下载的"江小豚"和"鹿萌萌"表情包。这是团队结合专业优势开发的数字IP成果之一。 在指导老师雷昕的建议下,团队充分发挥传媒专业特长,打造了系列数字化环保产品。微信小游戏"江豚麋鹿消消乐"将生态知识融入游戏关卡;团队设计的16款动态表情包在微信平台广受欢迎;精心搭建的"绿动荆江"环保网页则整合了长江生态知识库、志愿者日记和线上互动平台。 "数字化让环保宣传突破了时空限制。"负责人黄润欣介绍,团队还开通了抖音、B站等新媒体账号,发布"江豚科普小课堂"AI系列短片。这些创新举措得到了荆州市生态环境局的高度肯定。 暖心行动:环保路上的温情时刻 除了创新实践,团队还开展了一系列暖心服务。在永红社区,志愿者们设立了"环保咨询台",为居民解答捡拾江边垃圾、节能减排等问题;走访了20户独居老人,帮助他们清理家居环境,并赠送环保生活用品;组织社区儿童开展"变废为宝"手工艺比赛,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艺术品。 最让队员们难忘的是7月22日的"长江清洁日"。清晨5点,团队就来到江滩,与30多名社区居民一起清理沿岸垃圾。3个小时的劳作,大家共捡拾垃圾50余袋。"看到这么多人来参与,觉得我们的付出特别有意义。"志愿者燕军抹着汗水说。 总结展望:绿色使命永不止步 此次活动结束后,队员们纷纷分享感悟,他们表示这次实践让他们切实体会到了保护江豚与麋鹿的紧迫性,以及国家号召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性。指导老师雷昕对本次活动总结并表示,环保是永续的事业,“绿动荆江”环保志愿服务队的脚步不会停歇。团队将以更丰富的实践活动、更生动的宣传手段,带动更多人投身生态保护事业,让一江清水永续东流,惠泽子孙后代,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作者: 黄润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