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洪泽昌 - 小 + 大
近期,应县地区发布持续强降雨预警,乡村防汛形势严峻。为助力基层防汛工作、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8月6日,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洪泽昌,赴应县南河种镇北河种村开展下乡防洪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责任,为乡村防汛防线注入青春动能。 在村内主要河道沿岸,村民指着一处堆积枯枝的河段说:“去年暴雨就是这里堵了,水漫到了旁边的农田。现在雨还没下大,得先把这些枯枝清了,再把河道两侧的杂草割掉,让水流通畅。”同时,他还向志愿者标注出沟渠的关键堵塞点——“村西头的排水渠有段石头塌了,之前用土填过,下雨容易冲开,等下重点加固”,为志愿者后续清理、疏通工作划定核心区域。 村干部还结合村内往年防汛经历,向志愿者传授实用经验:“遇到短时强降雨,村口的小桥容易积水,得在旁边放警示标志,别让小孩靠近;村里的应急物资库钥匙在村文书那,真要是需要麻袋,咱们10分钟就能取到。”这些来自基层的实战经验,为志愿者后续开展应急协助、完善预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为精准掌握村内受灾情况、后续针对性开展帮扶,志愿者专门进行信息登记,以“一户一档、精准记录”为原则推进工作。首先与村委会对接,获取村内住户基础台账,避免遗漏;使用提前设计的《受灾人员信息登记表》,详细记录每户家庭人数、房屋受损情况(如“屋顶漏雨”“墙体渗水”“院落积水”)、财产损失(如粮食浸泡、农具损坏)及特殊需求(如“需临时安置”“缺饮用水”“行动不便者需帮扶”)。登记过程中,志愿者耐心与村民沟通,对不会写字的老年村民逐字念读、代为填写,对因强降雨暂时外出的住户,通过邻居转告、电话联系等方式补登信息,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登记完成后,志愿者利用Excel快速整理数据,按“房屋受损程度”“特殊需求类型”分类汇总,形成《初步受灾情况统计表》,提交给村委会,为后续申请救灾物资、制定帮扶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此次大学生下乡防洪志愿活动,不仅为北河种村筑牢了防汛“安全网”,更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青春担当。下一步,将继续依托志愿服务平台,结合乡村实际需求,组织更多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应急、乡村振兴等工作,让青春之花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绽放。(作者:洪泽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