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9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寻闽韵园林·传古建匠心”实践队 - 小 + 大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守护文化根脉,厚植文化自信根基。厦门工学院“寻闽韵园林·传古建匠心”实践队于6月23日至7月3日前往福建省漳州市、泉州市、福州市、武夷山市和三明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依托风景园林专业所学,以扎实技能与饱满热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生动实践,为中华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 足迹丈量八闽,匠心解码古今 活动伊始,实践队便将深入调研作为首要任务,用青春足迹丈量福建生态人文。队员们在漳州云水谣,解码古人“天人合一”的聚落营造智慧;步入泉州金鱼巷,实地测绘“出砖入石”的墙面构造;在福州西湖公园实地测量古建筑构件,讨论古建修复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登顶武夷山的天游峰,观察植被的垂直分布,思考茶山生态保护;游览沙县博物馆,重点考察馆内陈列的明清建筑构件,通过比对不同时期的的榫卯工艺,深入理解传统建筑智慧。 活动期间,实践队通过实地勘察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研,重点聚焦于各地古建筑的形制语言、历史脉络、文化故事及其保护现状。在深入掌握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队员们积极探讨传统村落与古建的活化利用路径,结合旅游开发与文化创意,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保护方案构想。调研全程中,团队分工协作,结合借景、框景、藏景等经典园林手法,通过详实文字记录与影像拍摄,全方位地留存了珍贵的现场资料与调研成果。 解码闽地基因,玩转古韵新生 结合专业特长,深耕福建本土特色,队员们聚焦于闽南地区古建筑的特色,精心提炼滴水兽、燕尾脊、山花等独特建筑元素,构思文创IP和系列文创产品。 文创IP形象“闽小彩”,灵感源自闽南特色文化,巧妙融合了德化白瓷的瓶身造型、莲花元素及古厝滴水兽。其设计以白、青、橘红为主色调,既展现古建筑典雅韵味,又契合现代审美。形象线条流畅灵动,纹路与配饰对古典花纹进行提炼简化,将传统精髓与现代风格有机统一,旨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携创意设计之力,赋能文旅发展。实践队通过对文创IP进行衍生创作,打破地域与文化界限,推动闽韵园林文化从福建走向全国,让"东方园林美学"在全球绽放异彩,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为文旅产业注入全新活力。 实践成果 “寻闽韵园林·传古建匠心”实践队以拍摄的传统园林与古建影像为蓝本,深入挖掘闽南建筑的建筑特点,结合现代设计元素与市场需求,开发系列文创产品,打造地域文化品牌让更多人领略闽南建筑的独特魅力。 此次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至绿水青山之间、园林古建之中,队员们用专业视角解读园林叠山理水、传统建筑特色、聚落空间与植物应用,深刻体悟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人居理念与特色产业发展的融合之道,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为古老园林艺术镌刻新时代的文化印记。 (作者:王琳、张婧茹、孙雪景) |
上一篇:心系乡土践真知 聚力赋能百千万——广交院“众心同辉”突击队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