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0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山东大学文学院“青禾银杏”双育援教团 - 小 + 大
8月11日至15日,山东大学文学院 “青禾银杏” 双育援教团深入安徽省界首市民族社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青少年暑期学堂。团队以 “立德树人” 为根本,聚焦社区青少年成长与知识拓展需求,精心设计涵盖安全教育、环保实践、非遗传承、红色教育等领域的特色课程,累计服务青少年超 200 人次,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与责任担当。 生命教育筑防线 科学守护伴成长 暑期是青少年安全事故的高发期,防溺水教育作为暑期安全工作的核心任务至关重要。团队里医学专业的成员范思源面向民族社区青少年开展“医学科普防溺水”专题教育课程,将专业医学知识与防溺水实用技能深度融合。 课程创新采用 “理论讲解 + 模拟演练 + 互动问答”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团队成员系统讲解溺水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借助模拟人教具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专业技能,逐步骤解析操作要领;设置情景模拟环节,让青少年在逼真场景中学习正确救援方法,强化应急处理能力。在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提问,围绕“溺水后如何自救”“不同场景救援差异”等问题展开探讨,援教团成员凭借专业知识储备耐心解答,推动防溺水知识从理论认知向实践应用转化,筑牢青少年暑期安全防护网。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防溺水教育活动切实提升了民族社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暑期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环保理念植心间 创意实践焕生机 为厚植青少年环保意识,赋能绿色实践创新,团队精心设计以“绿色生活,创意无限”为主题的环保手工课,引导青少年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课堂上,成员先通过图片展播、视频教学等形式展示全球环境污染现状,讲解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的重要意义,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到环保紧迫性。在实践创作阶段,团队以垃圾袋为原材料,开展“废品焕新”创意工坊,成员们示范剪裁、粘贴、绘画等技巧,指导青少年发挥想象,将废弃材料转化为艺术品。一件件作品凝聚智慧,展现青少年对环保理念的独特诠释。 “植物面具”课程则带青少年走进自然,探索植物奥秘。团队组织青少年在社区周边采集树叶、花朵、藤蔓,观察其形态、颜色与纹理,感受自然之美。课堂上,孩子们运用植物材料制作特色面具,在手工实践中提升审美素养,深化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非遗文化传薪火 匠心守护民族魂 为推动非遗文化在民族社区的传承与弘扬,团队精心策划界首彩陶非遗课与非遗漆扇课程,搭建起青少年近距离感知传统文化魅力、参与非遗实践的平台,让古老技艺在青春互动中焕发新活力。 界首彩陶非遗课程中,援教团先后前往曹渝汶工作室、界首市彩陶博物馆拜访省级非遗传承人,并邀请当地彩陶传承人走进课堂,讲述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传承人现场展示拉坯、雕刻、彩绘等传统技艺,精湛的手法为青少年呈现非遗文化独特魅力。在传承人与成员指导下,青少年亲身体验揉泥、拉坯、雕刻、彩绘全流程,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彩陶作品。此次课程成为青少年拥抱非遗、践行传承的生动注脚,传递着新生代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决心。 非遗漆扇课程同步开展,援教团成员围绕漆艺历史、特点及制作流程展开教学,以精美漆扇作品激发青少年兴趣。在成员们的协助下,青少年深入学习漆料调配、扇面绘制,运用金箔、螺钿等材料制作特色漆扇,让每把扇子都成为非遗传承的鲜活载体,实现传统技艺与青春创意的有机融合。 系列非遗课程通过“理论讲解+技艺演示+实践创作”模式,引领青少年让青少年深入了解非遗传统技艺,感受文化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动能。 红色基因融血脉 砥砺奋进育新人 红色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团队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精心组织抗日战争课堂、七七纪念碑纪念活动与红色剧本杀等系列实践,推动红色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抗日战争专题课堂上,援教团成员以扎实的史料研究为基础,整合文献图片资源,系统回溯抗战历史背景,深入讲解关键战役脉络。从平型关大捷的战略意义到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抉择,此次课程让青少年了解艰苦岁月,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与爱国情怀。 七七纪念碑前,援教团组织青少年举行庄严纪念仪式。成员们结合历史背景与时代价值,带领青少年重温七七事变历史,回顾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历程,激励大家铭记历史教训、厚植家国担当,从红色传承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红色剧本杀创新运用情景演绎形式,成为激活红色教育的有力载体。援教团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剧本,设置多维度角色场景,让青少年在角色扮演中体验革命先辈的生活与战斗场景,感受其坚定信仰与高尚品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思考、协作完成任务,在互动实践中深化对革命精神的理解认同。在随后的“我心目中的祖国” 红色绘画活动中,青少年们以画笔为媒介,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作品中,天安门、长城等标志性元素与五星红旗交相辉映,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对祖国的美好憧憬。 此次暑期学堂活动获民族社区、家长及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民族社区书记表示:“山东大学援教团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丰富知识与全新体验,填补了暑期教育资源空白,促进了民族社区文化交流融合。”“青禾银杏”双育援教团队长表示,此次活动是团队践行高校社会责任的有益尝试。未来,团队将继续发挥山东大学学科与人才优势,深入基层开展更多教育实践活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为社会进步与民族复兴添砖加瓦。(山东大学文学院“青禾银杏”双育援教团) |
上一篇:星海乡行实践团赴庄河农田开展大豆农药喷洒学习实践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