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数字赋能·匠心传承——东北大学“理论之光“社会实践团深入鞍钢探寻智造新动能

时间:2025-08-2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霍楚格 - 小 + 大

7月29日,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实践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鹏教授、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高歌老师指导下,深入鞍钢集团开展主题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深度调研活动。实践团通过车间参观、技术访谈、文化体验等形式,全面剖析鞍钢在智能制造浪潮中的转型路径与人文精神。

清晨,实践团抵达鞍山冶金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轧钢工艺、降低故障率,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数据驱动生产的现实意义。座谈会上,企业车间主任特别提到,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组织变革与文化重塑。鞍钢通过设立创新工作室、开展数字化培训等方式,激发员工参与技改的热情,实现“老工人”向“新工匠”的转变。同学们就“数字化转型中的员工适应性”“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等话题与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午后,实践团步入鞍钢博物馆,在厚重的工业历史中寻找精神坐标。从新中国第一炉钢水到如今的高端特种钢材,从孟泰的“螺丝钉精神”到王国栋院士的“材料强国梦”,鞍钢的每一段历程都闪耀着艰苦奋斗与自主创新的光芒。讲解员动情地说道:“鞍钢的智能转型,不是抛弃传统,而是让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同学们在参观中逐渐理解,智能制造的本质是“以技术赋能人,以文化凝聚人”。

夕阳西下,实践团踏上归程。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鞍钢之行不仅拓宽了技术视野,更坚定了文化自信与报国信念。他们将以鞍钢工匠为榜样,努力成为既懂技术又通人文、既怀匠心又具创新力的新时代青年,在“中国智造”的伟大进程中贡献智慧与力量。(作者:霍楚格)

上一篇:爱心相伴,共筑希望|安师大暑期实践在行动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