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5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河南工业大学溜溜小分队 - 小 + 大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乡村生态环境治理,8月中旬,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溜溜小分队”实践团队奔赴基层乡村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近德固乡佛善村,开展了一场接地气、有温度的生态保护实践活动。队员们以青春之名扎根乡土,用环境清扫的汗水、环保宣讲的热忱,为乡村生态“梳妆”,让绿色理念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清扫行动,焕新乡村容颜 甫一抵达近德固乡佛善村,队员们便迅速扛起扫帚、拎起簸箕,化身乡村环境的“美容师”。村庄步道旁,金黄的落叶与零星垃圾散落其间,大家俯下身仔细清扫,指尖划过地面的沙沙声与工具碰撞的轻响交织成动人的劳动乐章;阳光穿过枝叶在他们肩头跳跃,映照着额角的汗珠,也照亮了被清理得愈发整洁的路面。 在村内垃圾桶集中区,队员们更是下足“绣花功夫”——不仅将桶旁堆积的纸屑、塑料袋一一拾捡干净,还蹲在桶边手把手教村民区分不同垃圾类别:“大爷,菜叶果皮是厨余垃圾,得扔这个绿色桶;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要放进红色桶里”,让分类投放的意识悄悄住进村民心里。 【图一 溜溜小分队队员在树旁清扫落叶的图片】 【插入图二:队员清理垃圾桶旁垃圾的图片】 【插入图三:队员在道路清扫的图片】 环保宣讲,播撒绿色种子 清扫间隙,队员们又变身为环保知识的“传播者”。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宣传手册走村入户,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咱们随手扔的塑料袋,被雨水冲到河里,鱼误食了会生病;烂菜叶堆在路边发臭,还会污染地下水哩。”结合村民日常生活场景,把“垃圾分类”“源头减污”等概念讲得明明白白。 【插入图四:队员传播环保理念】 一位卖瓜果的阿姨起初对分类一脸茫然,队员们便指着她摊位上的西瓜皮、塑料网套举例:“瓜皮埋进土里能当肥料,这网套得攒着卖废品,既环保又能换零钱。”阿姨听后连连点头,当场就找了个袋子专门装可回收物。这样的互动里,绿色种子正悄悄发芽。 青春成长,感悟生态担当 这场实践,更是队员们的“成长课堂”。曾不敢主动开口的队员小李,如今能笑着跟大爷大妈唠环保;总觉得“生态保护是大课题”的队员小王,在看到自己清扫的路面引来村民点赞后恍然:“原来弯腰捡一片垃圾,就是在为生态出力。” 大家深刻体会到,青春的价值从不在温室里绽放,而在扎根大地的实践中闪光。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哪怕只是清理一处角落、讲清一个知识点,都是在为生态保护添砖加瓦,都是在用行动诠释“守护绿水青山”的青年担当。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溜溜小分队”的实践之行,用青春的脚步丈量乡村生态之路,用实际行动证明:生态保护从来不是远在天边的口号,而是近在眼前的坚持。期待更多青年接过接力棒,让绿色行动遍布乡野,让每一片土地都能留住青山、映出碧水,共同书写乡村生态振兴的青春答卷。【作者:河南工业大学溜溜小分队】 |
上一篇:寻丹霞红脉基因・传绿韵生态薪火:福州大学实践队赴泰宁践行青春使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