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姚雨杰 - 小 + 大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食品安全关乎民生福祉的当下,食品学院“暑食缤纷—‘健康饮食,安全成长’食品科普营”于6月26日至7月11日深入滁州阳明社区,开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系列实践活动。通过知识科普、互动体验、调研走访等形式,多维度提升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助力健康社区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食品学子的使命与担当,为社区居民的饮食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青春防线。 童心启蒙,播撒安全种子 团队深知儿童是食品安全认知培养的关键群体,首站便走进阳明社区尚城国际小区,将食品安全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活动现场,队员们以生动活泼的演讲向儿童讲解食品安全基础知识,用孩子们易于理解的语言解读食品包装上的关键信息,比如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等,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绘画课堂”上,队员们为孩子们分发画纸和彩笔,引导他们以“食品安全”为主题进行创作。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画了新鲜的蔬菜水果,旁边标注着“安全食品”;有的画了过期的面包,配上一个大大的叉号;还有的画了洗手的场景,提醒大家注意饮食卫生。一幅幅稚嫩却充满深意的画作,展现了孩子们对食品安全的初步理解。 “小小营养师”搭配大赛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队员们准备了多种常见食品的模型,涵盖谷物、肉类、蔬菜、水果、乳制品等。孩子们两人一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搭配出一份营养均衡且安全的早餐。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会引导他们关注食品的保质期和分类,比如哪些是主食、哪些是副食,哪些食品适合早上吃、哪些要适量食用。通过亲手搭配,孩子们不仅掌握了食品分类与保质期辨识技能,还树立了健康饮食的观念。 活动结束后,不少家长反馈,孩子们回家后会主动检查家里零食的保质期,还会提醒家人饭前洗手,食品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升。 银青对话,筑牢健康防线 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活动,旨在为两个群体筑牢健康防线。6月30日,团队开设“食品添加剂真相”课堂,邀请社区的老人和孩子共同参与。课堂上,队员们详细讲解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作用、常见种类以及安全剂量,区分了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剂的不同,破解了大家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误区。 为了强化儿童对食品添加剂知识的认知,团队设计了接力赛趣味活动。队员们将与食品添加剂相关的知识点写在卡片上,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接力比赛,跑到终点后需准确说出卡片上的内容才能完成接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了关键知识,加深了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 7月1日,团队专项走访老年群体,重点关注保健品消费陷阱问题。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发现部分老年人由于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和防骗意识,容易被保健品虚假宣传误导,花高价购买没有实际功效甚至有害的产品。针对这一情况,队员们结合真实案例,揭露保健品消费陷阱的常见手段,比如夸大疗效、虚假宣传、免费体验诱导消费等,告诉老人们如何辨别正规保健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倡导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健品和药品。 相关真实案例的讲解引发了居民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对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话题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警惕。通过这次银青对话活动,防骗意识深深植根于居民心中,尤其是“一老一小”群体的食品安全认知得到了显著提升。 社区共治,深化实践成效 为了让食品安全理念深入社区每个角落,推动社区共治,7月11日,队员们开展了“垃圾分类小能手”活动。活动中,队员们向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特别是与食物相关的垃圾如何分类,比如厨余垃圾的范围、处理方式以及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孩子们积极参与,纷纷争当“垃圾分类小能手”,在实践中掌握了食物分类的知识。 此次活动受到滁州学院副校长和南谯区副区长的表扬,他们认为这种将食品安全与垃圾分类相结合的方式很有创意,既能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又能强化他们的食品安全观念。 团队还在社区设立流动咨询台,为居民解答食品安全方面的疑问。无论是食品的储存方法、烹饪技巧,还是如何辨别假冒伪劣食品、遇到食品安全问题该如何维权等,队员们都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同时,组织儿童知识竞答活动,检验他们在前期活动中的学习成果。竞答题目涵盖了食品安全基础知识、食品添加剂、垃圾分类等内容,孩子们积极抢答,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结合社区实地调研,队员们深入社区的菜市场、超市、小吃店等场所,仔细排查卫生隐患,比如食品储存是否规范、加工环境是否卫生、从业人员是否持有健康证等。根据调研结果,队员们系统梳理出社区存在的卫生隐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形成建议报告提交给社区,为社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 实践总结与展望 此次实践活动累计服务群众200余人次,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有效搭建了学校与社区的科普桥梁,提升了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团队成员以专业知识赋能社会服务,展现了食品学子的担当与风采,得到了社区居民和相关领导的一致好评。 未来,食品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进一步拓展实践活动的范围和内容,让更多青年学子参与到服务民生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科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助力健康社区建设,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生力量,让青春在服务社会、奉献人民中绽放绚丽光彩。 (作者:姚雨杰) |
上一篇:江苏师范大学“水韵新声”志愿服务队深入太湖开展生态实践与科普行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