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8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做梦都想康养队” 大学社会实践队伍 - 小 + 大
义乌,2025 年 6 月 28 日 —— 近日,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团总支携“做梦都想康养队” 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光大养老义乌康养中心,围绕 设施配置、医护人员配比、住宿环境等核心维度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考察养老机构运营逻辑,为社会实践成果锚定现实参照,用青春视角叩问康养服务的创新密码。 一、田园疗愈 + 人文营造,解码康养场景新范式 踏入康养中心,实践队首先被庭院内的 “共享田园” 吸引:嫩绿玉米幼苗错落成畦,果蔬藤蔓攀援支架,勾勒出兼具农事体验与自然疗愈的特色空间。“长者可参与播种、养护,在亲近自然中重建生活节律。” 工作人员介绍,这一设计是康养中心 “医养 + 田园” 模式的具象体现。 图为庭院内的 “共享田园” 接待大厅内,新春装饰与现代化布局交融:大理石前台镶嵌 “光大养老” 与 “义乌城投” 合作标识,墙面陈列的全国布局图,清晰展现品牌连锁脉络 —— 覆盖北京、上海等多市的 29 家养老公寓、3 个养老驿站及 2 所护理院,超 1.3 万张床位已为十万余名长者提供服务,映射出规模化康养的布局智慧。 图为接待大厅布局 二、适老细节筑安全,医护体系护安康 在住宿区与公共空间考察中,实践队聚焦适老化设计:房间配备紧急呼叫装置,卫浴加装防滑扶手与助力设施;活动区设书画角、休闲沙发,原木色调与圆润家具营造出温润氛围。这些细节背后,是对长者生活安全与精神需求的双重关照。 图为志愿者队员去往住宿区实地考察的路上 针对医护配比,工作人员详解“三位一体”保障体系:专业医护团队定期巡诊,护理员 24 小时值守,结合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实现慢性病管理与应急响应的无缝衔接。“我们更强调‘健康守护 + 心理陪伴’,让长者的‘康养’不止于身体照料。”这番阐释,让实践队对养老服务的深层逻辑有了更深刻理解。 三、调研赋能实践,青春联结民生命题 考察过程中,实践队成员手持调研清单,围绕服务流程、长者需求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从田园疗愈到适老化细节,每一处设计都藏着对长者的尊重与关怀。”实践队成员感慨道。调研不仅是数据与场景的记录,更成为队员们理解“老有所养”民生命题的窗口。 图为志愿者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养老院的情况 此次考察,为 “做梦都想康养队” 的社会实践筑牢现实根基 —— 从设施观察到模式洞察,队员们既解码了康养机构的运营细节,更锚定了后续实践服务的方向:从节日关怀延伸至日常陪伴,从物资支持拓展到技能服务。实践队领队表示:“我们希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更精准的行动,让青春实践真正嵌入养老服务的温情脉络。” 结语:以调研为桥,架起校园与民生的对话 从设施考察到模式解码,“做梦都想康养队”以实地调研为契机,探索 “理论学习 + 社会实践” 的融合路径。这场关于康养产业的青春探行,不仅让大学生群体触摸到民生需求的温度,更彰显了社会实践 “扎根现实、解决真问题” 的价值。未来,实践队将持续深化调研成果,让青春智慧在养老服务的细微处绽放光芒。 新闻线索提供:“做梦都想康养队” 大学社会实践队伍 图片支持:实践队实地拍摄素材 |
上一篇:河海大学江苏省常州市零碳社区创建与碳普惠实践小分队科普实践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