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0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麟游县的生动实践,感受现代农业与绿色工业的协同力量,兰州大学暑期实践团队于 8 月踏上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从田间地头到智慧厂房,从蔬菜大棚到储能电站,一场探索产业升级与民生共富的调研之旅就此展开。 团队首先前往了欣桥利丰现代农业示范园。该示范园是麟游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下的又一发展标杆,依托麟游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主要种植高山冷凉蔬菜。示范园占地 3500 亩,如今已形成 “蔬菜大棚 + 观光旅游” 的融合业态,游客可走进田间体验采摘乐趣,感受现代农业魅力。园区推行 “肥药膜结合” 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从施肥、用药到地膜覆盖都实现标准化操作,保障蔬菜品质。 自 2019 年以来,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种植,建设了上百座温室大棚与钢架拱棚,配套加工车间、制冰车间等设施,实现喷灌滴灌全覆盖。目前园区采用 “企业+集体” 模式,年产蔬菜 1.5 万吨,年收入达 500-600 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增收。实践团队参观时,正值香菜采收完毕,田间大片的茄子、丝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 西坊村书记陈红林向实践团队介绍时感慨道:“咱这园子不只是种菜,是种出了乡亲们的‘钱袋子’,种活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他提到,园区当前的发展重心是 “造血”,通过系统培训让农民掌握现代化标准化农业技术,预计将来逐步交由农民自主经营,真正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实践团队在田间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与洋溢的笑脸,真切感受到产业发展为民生带来的实惠。 实践团队随后探访的陕西能源麟北发电有限公司,作为麟游 “四煤矿一电厂” 产业格局中的关键力量,是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在麟游干部的带领下,团队来到位于两亭镇园子坪村的公司总部,工作人员曹丹热情接待并详细介绍企业发展情况,耐心解答团队提问。“从建厂第一天起,我们就憋着一股劲:既要发电供热,更要守好青山。” 团委彭书记指着厂区内的世界首例钢结构键能塔说,“绿色不是口号,而是要通过技术创新与实践落地。” 企业建设初期便将环保理念深植基因,面对新能源转型,聚焦多元战略与低碳转型,推动生物质掺烧、数字化转型及智慧电厂建设,调研碳捕集技术并参与碳交易,全力打造清洁高效的现代化发电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公司完成低热值煤发电及煤泥、灰渣系统续建工程,煤泥掺烧量持续攀升,布局火储联调,采用 “火电 + 储能” 调频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建成循环流化床锅炉宽负荷超净排放示范项目,为绿色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欣桥利丰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千座蔬菜大棚,是麟游百姓的 “致富棚”,“四煤矿一电厂” 则是县域经济的 “动力源”,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麟游的振兴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 “绿水青山” 与 “金山银山” 的辩证统一。当现代农业托起民生 “菜篮子”,绿色能源点亮万家灯火,“企业 + 集体 + 农户” 的共赢模式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带着对麟游经验的思考与感悟,团队将化作传播的火种,让更多青春力量汇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