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0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魏雪瑶 姜睿彤 曹孝平 李萌萱 朱雨姗 - 小 + 大
“江城湿地守护队”长江大保护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青山湿地公园,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长江沿岸湿地的生态功能及保护现状,为长江大保护建言献策。 图为实践队员实地考察证明。魏雪瑶供图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队系统考察了湿地的整体环境与生态结构,深入了解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现状。考察交流中,武惠河道堤防管理所所长魏先生谈到:“近年来通过退耕还湿、水系连通等生态修复工程,湿地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水域面积扩大了15%,生物多样性提升了20%。”魏先生还强调,这些成果离不开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科学管理。 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武惠河道堤防管理所作为青山湿地一线的工程管护单位,肩负着确保堤防工程绝对安全与推动人水生态融合的重要职责。他们表示,将把这次考察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动力,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的实践中去,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武惠河道堤防管理所所长向实践队介绍青山湿地情况。李萌萱供图 随着深入湿地公园各个功能区开展系统调研,实践队了解了湿地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和分布情况。团队成员分组行动,一组重点观察湿地植被分布情况,记录到芦苇、香蒲等典型湿地植物长势良好;另一组负责鸟类观测,在专业指导下辨识了包括白鹭、黑水鸡在内的十余种水鸟。考察过程中,团队成员还特别注意到公园设置的生态浮岛和人工巢穴等“长江大保护”设施。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设施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良好条件,是人工创造性改善生态环境的典范。” 图为实践队员实地考察的情况。朱雨姗供图 同时,实践队参加了“湖北省湿地研究中心交流座谈会”。交流中,团队见到了许多扎根湿地保护、服务国家需求、投身行业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杰出校友,其中包括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然资源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校友们热情地系统介绍了武汉市湿地的总体概况与独特优势——从功能多元的生态宝库到人水和谐的发展前景,并生动详实地分享了各自从校园走向岗位的职业发展经历。这些经历包括了反复采样监测的枯燥艰辛与湿地保护取得重大突破的喜悦,校友们特别介绍了湖北省在新一轮湿地保护突破战略行动中将实施一批湿地保护重大工程,打造全球湿地保护的“荆楚样板”。该行动整合了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力量,通过顶层设计和层层论证,充分展示了湿地人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所肩负的使命和担当。 图为实践队参与的座谈会。魏雪瑶供图 行程紧凑,收获丰硕。在座谈中,实践队成员们认识到,武汉市作为国家湿地保护的先锋城市,从立法保障、生态修复到文化融合,构建了湿地守护的全链条体系,但在系统性与公众参与度上仍有提升空间。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深入青山湿地退化区、武惠河堤防工程现场及社区参与单元,系统评估武汉市在湿地农耕文化与水文化传承中的成效与局限,探寻当前治理模式下生态效益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衔接缺口,并提出强化跨部门协同、推动数字化治理、构建湿地文化IP等具体建议,为推动特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治理提供青年视角与实践方案,为长江大保护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通讯员:魏雪瑶 姜睿彤 曹孝平 李萌萱 朱雨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