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03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李德鋆、刘杨、张艳、段晨希、王婧、赵兴阳、刘礼龙 - 小 + 大
同心铸边魂 为推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落地生根,昆明医科大学“极边筑梦”宣讲团走进腾冲司莫拉佤族村,以“参观+调研+教育”的形式,开展沉浸式走访活动,在触摸佤族文化、倾听群众心声中,凝聚民族团结共识,让民族团结之花更艳。 (图为团队在司莫拉佤族村的合照) 共逐民族梦 走进司莫拉佤族村文化陈列馆,木鼓、佤锦、传统农具等展品静静陈列,仿佛在诉说着佤族人民的生活变迁与文化传承。志愿者们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从“直过民族”的脱贫故事,到各民族互帮互助共建美丽家园的历程,深刻感受到司莫拉村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携手发展的蓬勃生机。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参观佤族民俗展馆) (图为团队成员走访过程) 随后,宣讲团兵分两路开展调研工作。一队志愿者面向本地居民,以拉家常的方式聊生活、谈变化,围绕“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对共同体意识的理解”等话题展开交流,收集大家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意见建议;另一队则针对景区游客,通过问卷调研、现场访谈,了解外界对佤族文化及民族团结工作的认知度,为后续优化宣讲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提供数据支撑。调研中,不少居民和游客主动分享感受,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互动中进一步深化。 (图为团队成员对游客小朋友进行问卷调查) 继往开来 活动的重点落在了村里的小学生群体上。志愿者们走进校园,通过趣味提问、故事分享的形式,与孩子们聊聊“什么是民族团结”“身边有哪些民族小伙伴”。孩子们踊跃举手,用稚嫩的语言讲述与不同民族同学互帮互助的小事,也提出自己对民族文化的好奇。志愿者们结合司莫拉村的发展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性,在他们心中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图为团队入户走访) 此次司莫拉佤族村走访活动,既是“极边筑梦”宣讲团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的实践,也是推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的具体行动。未来,宣讲团将持续走进更多边疆村寨,用调研摸清需求,用教育传递理念,让民族团结的纽带在极边之地越系越紧。未来,宣讲团将继续发挥青年力量,以实际行动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李德鋆、刘杨、张艳、段晨希、王婧、赵兴阳、刘礼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