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韵满塘夏,共富谱新章,技授千园果 ——华中农大学子探路金华无花果产业实践行_|暑期实践|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果韵满塘夏,共富谱新章,技授千园果 ——华中农大学子探路金华无花果产业实践行

时间:2025-09-0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刘一洁 吴国榜 - 小 + 大


7月1日至7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浙江金华调研支队开展为期7天的无花果调研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政企单位、搭建校地桥梁,全方位探寻特色农业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锚定方向,感知城市脉动

7月1日,团队围绕无花果产业布局、政策扶持体系及产销链路等核心问题赴当地街道开展访谈。金东区东孝街道街道办工作人员通过详实数据对金华无花果种植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介绍,为团队后续调研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基础。

团队成员向街道办工作人员咨询 刘一洁摄

解码种植模式,洞察产业差异

7月2日,团队驱车前往东藕塘村,调研当地无花果产业的发展历程,探寻其背后的“共富密码”。当地种植户金建良所开创的“金华模式”—— 矮化密植高产技术,配合自研专用叶面肥,使果园亩产达4000-5000斤,远超传统种植产量。同时,金建良打破行业“藏秘方”的惯例,将“金华模式”及自研药肥免费分享给全国百个无花果基地,通过自媒体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以“诚信”销售种苗,带动多地种植户致富。

但东藕塘村的无花果种植仍存在问题:一是村内种植主力老龄化严重,多为七旬老人,导致劳动力缺失;二是种植土地资源紧缺,限制产业规模化发展;三是受劳力、技术和观念限制,无花果深加工与电商潜力未充分激活,

为解决东藕塘村无花果种植存在的问题,村主任金晓推动“莲韵果香・共富工坊”项目,流转800亩土地计划规模化种植;针对产业链中间环节多、农户利润受挤压的问题,计划发展“无花果电商+”,构建产销一体化链条,让果农掌握主动权。东藕塘村的无花果产业,蕴含着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开放共享的智慧及村庄携手共富的渴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团队成员访谈东藕塘村种植户金建良 刘一洁摄

7月3日,实践团队来到前田村金华无花果产业基地。120亩的种植区内,无花果树整齐排列,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据了解,该基地遵循金华市农安中心制定的绿色无花果栽培技术规程这一地方标准,通过投入有机肥、使用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以提升有机质含量,采用防草布、杀虫灯等物理方式减少农药使用,使得无花果在品质、口感和风味上均表现优异。

此次调研,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队与该基地成功达成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的同时,也为产业吸引人才注入新动能。

团队成员在无花果种植基地参观 刘一洁摄

7月4日,实践团前往参观前田村无花果加工厂——金华源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生产车间内,专业生产机器与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果干、果酱、果汁、果酒等丰富的无花果深加工产品陈列其中,这些产品将销往全国各地。据了解,公司涉足无花果产业已14年,从最初的销售业务,逐步拓展至种植、种苗培育和深加工领域。

在此次探访中,实践团既感受到田间地头的生机与标准化种植的严谨,也触摸到加工环节的科技力量。公司负责人提到,当前无花果产业发展面临用地紧张、产品研发与品牌打造资金投入大、土地流转不畅等挑战,但也在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引导农户转变种植观念、拓展深加工等方式积极应对。

从种植到加工,从技术创新到产业链延伸,金华无花果产业的发展轨迹,正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地、科技与多方协作共奏的“致富交响”,而这条“共富链”的持续延伸,正为当地带来更多发展可能。

政企联动,共绘发展蓝图

7月5日,在金东区政府组织下,实践团队随联合调研车队来到润马光能集团。在智能工厂的透明观摩长廊,团队成员见证了光伏组件从硅片到成品的全过程。机械臂精准操作、激光精细雕刻电路,配合全流程数字化管控,“黑灯工厂”的高效生产模式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新能源产业的科技力量,引发了关于产业升级的热烈讨论。

在白色森林面包小镇内,团队成员近距离观察面包制作与打包流程,感受到普通面包背后蕴含的复杂技术。在这里,一场以“面包里的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团课拉开帷幕,团队成员一同聆听企业如何将雷锋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并坚持多年开展公益事业,体悟到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团队成员在雷锋纪念馆参观 吴国榜摄

7月6日,在金东区政府举办的高校实践队欢迎会上,实践团观看了金东(金义新区)宣传视频,对新区的发展有了直观认识。“选择金东,就是选择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将专业所学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实践团队员邓加宝作为代表上台发言。实践队选择金东作为实践地,是响应时代召唤,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在实践中,团队将深入调研、贡献智慧、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在金东书写青春答卷,助力当地发展。区领导对高校学子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寄予厚望。会议期间,还举行了“青年观察家”聘书颁发仪式,激励实践队员在调研中积极思考、建言献策。

团队成员邓加宝同学作为实践队代表发言 吴国榜摄

此次金华之行,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金东区在新能源、文化、食品、科技等多元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人才吸引与培养方面的举措。团队成员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运用专业知识,为金东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合作落地,实践结出硕果

7月7日,团队与无花果产业基地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并举行“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

团队成员与基地负责人进行授牌仪式 刘一洁摄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赴金华无花果调研支队 刘一洁 吴国榜

摄影|华中农业大学赴金华无花果调研支队 刘一洁 吴国榜

审核|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朱杰 胡伟艳

上一篇:南京审计大学“红色审计文化宣讲”暑期实践团走进贵州多地社区

下一篇:天津师范大学:青春力量三下乡,红会精神暖人心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