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0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蒋雯婧 - 小 + 大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以实践调研洞察产业脉络,用青春力量服务乡土发展。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西方语学院“梨韵红途,智慧乡农”志愿服务队开展“梨乡探链行”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深入梨产业基地及乡村一线,调研科技赋能农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梨韵红途,智惠乡农”志愿服务队来到西南大学黄瓜山梨产业基地开展实地调研 陈欣鹏 摄 7月15日上午,志愿服务队赴西南大学黄瓜山梨产业基地开展实地调研,与基地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梨韵红途,智惠乡农”志愿服务队与基地负责人合影 陈欣鹏 摄 “梨韵红途,智惠乡农”志愿服务队与基地管理人合影 陈欣鹏 摄 志愿服务队首站抵达西南大学黄瓜山梨产业基地。在智慧梨苑接待中心,90后创业者、重庆市人大代表蔡明静介绍,基地创新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与西南大学共建专业合作社,引入国家农业大数据中心设备,对风速、土壤等环境参数实施精准监测,68个梨树品种中部分已纳入国家级项目管理。“逆境成长,把握机遇创业”的奋斗信念,让队员们深受触动。 成员与基地负责人交谈 陈欣鹏 摄 国家农业大数据中心设备 陈欣鹏 摄 国家农业大数据中心设备 陈欣鹏 摄 国家农业大数据中心设备 陈欣鹏 摄 随后,团队成员在管理员谢帮君同志的带领下走近约200亩的梨园基地。他向志愿者们介绍道:“这片果园栽种了68个不同品种的梨树。”在他的指引下,队员们辨识了皇冠梨、圆黄梨、翠玉梨、红香酥梨等特色品种。谢帮君同志拥有多年基地管理经验,他在介绍时特别强调,气候条件对梨果的水分含量及甜度起着关键作用。这场沉浸式的实地调研与深度交流,让团队成员们不仅直观了解了梨树品种特性,更对农业种植的科学逻辑有了鲜活认知,收获满满。 “梨韵红途,智惠乡农”志愿服务队与谢邦军同志合影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谢邦军同志介绍皇冠梨 陈欣鹏 摄 谢邦军同志介绍圆黄梨 陈欣鹏 摄 当日下午,志愿服务队顶着烈日采访黄瓜山村老果农。“以前盼风调雨顺,现在有科技帮忙,土地结出好果子。”老人们见证了种植方式从“靠经验看天收”到“大数据精准种”的转变。如今,黄瓜山村依托地理优势与科技赋能,梨子已成为特色农产品,传统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机。 成员采访老果农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此次活动中,志愿服务队深入梨产业链各环节,从基地运营到果农心声,全方位感知乡村产业脉搏。团队表示,未来将持续以行践知,让调研成果成为产业发展“助推器”,推动梨乡产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让青春在乡土实践中绽放光彩。 (作者:蒋雯婧)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