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侯翠玲、邱嘉聪 - 小 + 大
2025年8月,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青翼童治”实践队走进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洲心街道振南社区,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儿童议事团培育”为核心,依托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政策背景,积极响应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旨在通过高校教育资源赋能基层治理,探索儿童参与社区共建的新路径。实践队通过议事启蒙、社区观察、表达训练、模拟议事、法治教育等系列课程,全面提升社区儿童发现、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振南社区培育出首批“儿童议事员”,为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注入新活力。 图为:举手抢答踊跃,课堂有序童心向阳 活动初期,实践队与振南社区居委会进行了多轮座谈,深入了解社区儿童结构及现有活动资源。首日课程以“议事启蒙”为主题,队员们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理想社区。一幅幅色彩斑斓、充满童趣的画面,不仅迅速拉近了大学生与孩子的距离,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议事”的种子。 图为:童言畅想未来社区,自信展风采飞扬 “我们不是单纯来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孩子们观察和发声的勇气。”团队指导老师侯翠玲在谈及活动设计初衷时这样说道。在户外观察课中,队员们带领孩子以“一丈高的视野”走进社区角落,开展实地调研。孩子们敏锐地捕捉到许多成人容易忽视的细节:小区健身器材的损坏、楼梯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垃圾分类点设置不合理等现象被一一记录下来。 为提升儿童表达能力,团队设计了丰富的情景模拟和演讲演练。10岁的欧小程同学最初怯于公开表达,在队员耐心鼓励下,逐渐敢于清晰陈述自己的观点:“小区门口的车速太快了,我们放学路过都很害怕。”这些曾经被忽视的“小声音”,通过儿童议事团得到了充分聆听和重视。 在议事实践环节,孩子们围绕“儿童安全”与“儿童友好空间设计”两大主题展开热烈讨论。通过民主表决,大家选出了最关注的三大问题:校园欺凌、交通安全和游乐设施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孩子们提出设立校园安全监督员、绘制社区安全地图、改造老旧游乐设施等具体建议,得到了社区居委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 最具创新性的是模拟法庭环节。团队特邀北京瀛和(广州)律师事务所刘经纬律师现场指导,通过真实案例演绎,让孩子与家长共同学习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知识。“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通过今天的情景体验,才知道法律一直在我们身边守护。”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道。 图为:庭前准备凝神专注,法治萌芽初绽时 实践期间,团队还开展了系统性的调研工作。通过对儿童、家长及社区新业态工作者进行问卷和深度访谈,收集了大量关于社区服务短板与儿童成长需求的一手数据。这些调研成果不仅为社区后续服务提升提供了依据,也为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奠定了实证基础。 图为:民情交流笑颜展,共话社区新篇章 振南社区负责人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创意和方法,更注入了新的治理理念。儿童议事团让社区真正听到了孩子们的声音,这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他表示,此类活动有效拓宽了居民参与的渠道,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据悉,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推进“儿童议事团”项目,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固定时间继续开展培育活动,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儿童参与治理模式。该项目不仅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清远市在基层治理创新方面的一次重要探索。 图为:课后求索悉心解惑,教学相长暖意盈 回顾这段实践历程,团队成员黄同学分享道:“最开始我们只是希望带给孩子们一些新知识,但后来发现,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敏锐、更有想法。当我们听到小程勇敢地说出对小区车快的担忧,当我们看到孩子们自己投票选出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并且提出装凸面镜、画安全地图这些具体的建议时,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让治理回归日常’。” 居民梁啊伯评价道:“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青年一代在社区治理中的独特价值。孩子们的建议或许稚嫩,但他们的视角真诚而珍贵。只有倾听每一份声音,社区才能真正成为所有人共同的家。” (作者:侯翠玲、邱嘉聪)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