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探索中药材生态密码,7月3日,黄河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沃土药踪”实践团与辅导员周继红联合内乡县宝管局资源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前往内乡县葛条爬周边山区开展“探秘药谷 守护青山”主题药材采集实践活动。 交流促真知 共话生态情 当天伊始,管理站工作人员热情地迎接暑期三下乡实践团的到来,管理站站长白兵勇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的给实践团介绍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别是极具价值的中药材分布情况。 图1.欢迎实践团的到访 在随后的交流研讨中,实践团师生与管理站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座谈。管理站副站长于博详细介绍了宝天曼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蕴藏的丰富中药材种类、分布规律、生态价值和保护现状。成员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就中药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保护与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对当地山区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保护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2.双方进行沟通学习 标本窥万象 典籍蕴传承 “沃土药踪”实践团与站内工作人员开展交流活动。在站内,管理站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们详细介绍他们近期环山制成的各类标本,大家一边认真聆听,一边仔细观察标本的形态特征、标注信息。实践团成员不时提出问题,与工作人员热烈探讨,对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保护现状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 ,为后续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观看标本活动结束后,河南内乡宝管局资源保护管理站向黄河科技学院“沃土药踪”实践团赠予《河南宝天曼观花手册》《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珍惜植物图鉴》两本珍贵的书籍。书籍中详实记录了宝天曼区域内上千种植物的高清图谱、生长习性及药用价值,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管理站工作人员表示,希望书籍能为学院师生后续研究与学习提供参考,双方以此为契机,深化资源共享与学术交流,共同为植物资源保护与研究贡献力量。 图5.赠送2本珍贵书籍 巡山采百草 实践验真章 在了解完站内相关情况后,“沃土药踪”实践团与河南内乡宝管局资源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携手开启巡山之旅。工作人员带领“沃土药踪”实践团采摘了山茱萸、艾草、连翘等多种中药材。工作人员边示范边介绍,成员们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仔细观察药材的根茎叶形态。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根据前期培训的知识辨别药材生长区域。过程中,成员们发现紫花地丁多生于阴湿草坡,而连翘则在向阳山坡分布密集,采集过程中,在确保生态保护前提下,大家有序采集药用植物样本,认真标注经纬度、海拔等信息,让标本里的静态知识在山野间“活”了起来。 巧手制标本 匠心护药踪 巡山采集任务圆满结束后,“沃土药踪”实践团站内工作人员返回站内,共同开启植物标本制作环节。在标本制作室,工作人员熟练演示压制、装订、干燥等步骤,详细讲解如何避免叶片卷曲、保持标本完整性的技巧。实践团成员结合以往的实践经历以及在站内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将新鲜植物材料平铺在吸水纸上,用标本夹固定压实;在标本装订过程中,大家仔细核对植物信息,规范填写标签,将采集到的植物转化为兼具科研与科普价值的珍贵标本。团队负责人杨申淦感慨道:此次上山实践活动,是守护的起点,亦是成长的印记。现场互动频繁,学术与实践交融,每一份精心制作的标本,都凝结着双方对植物资源研究与保护的热忱。 合影铭初心 携手赴新程 随着最后一份植物标本装订完成,一场知识与实践交织的学习之旅落下帷幕。“沃土药踪”实践团成员与站内工作人员一起进行合照留念。快门按下的瞬间,定格下双方共同探索、协作的珍贵记忆,也为此次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激励着未来继续携手深耕植物资源保护与研究领域。 图13.实践团全体成员与管理站工作人员进行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通过“理论+实践+保护”的三维模式,让成员们在踏查青山中感悟本草文化的厚重底蕴。成员们表示,未来将结合专业知识,进一步研究山区药材资源分布规律,为中药材保护与乡村中医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