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科技赋能童心,自然绘就未来——成农院学子社区夏令营开启青春实践新篇

时间:2025-07-08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丁莲、谢玉兰 - 小 + 大


当蝉鸣叩响盛夏的序章,一群怀揣热忱的青年学子与稚嫩的童声在社区广场相遇。7月5日,以“‘农’墨绘童心,科技筑未来”为主题的智能科技与生态实践夏令营在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花都社区正式开营,该活动响应四川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由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25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青苗科技筑梦队牵头策划,以科技体验、生态教育、文化传承为核心,搭建起高校智力资源与基层实践需求的桥梁,为青少年成长注入“行走的课堂”鲜活能量。

开营启新篇:双向奔赴的实践承诺

      开营仪式上,花都社区负责人李春蕾主任以“一粒种子的生长哲学”为喻,寄语孩子们“在科技沃土中扎根,在自然课堂里拔节”,强调社区将全力支持实践活动,让“三下乡”成果真正惠及民生。

     作为带队教师,机电信息学院智慧农业科技服务团队丁莲老师则从“青春挺膺担当”视角出发,阐释了实践营“以科技启蒙童心、以生态滋养成长”的设计初衷,号召实践团队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实际行动,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中书写青年答卷。

首日实践侧记:当科技遇见自然的奇妙化学反应

【生态实验室:瓶中藏乾坤】

     “砂石是大地的骨骼,苔藓是地球的皮肤。”在“瓶中生态圈”实践中,孩子们分层铺设生态基质,亲手栽种多肉植物,通过透明玻璃瓶观察微生态循环。志愿者结合动画演示,将抽象的生态链原理转化为可视化的“瓶中宇宙”,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理解“自然共生” 的科学内涵。一位小朋友捧着自己制作的微景观感叹:“原来小瓶子里也有大地球!”

【科技工坊:AI点亮想象】

    “AI童话工厂”活动则充分释放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小组为单位,孩子们随机抽取包含主角、地点和事件的随机元素卡(如“机器人”“海底火山”“生日派对”),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共同“召唤”出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奇幻短篇故事。故事诞生后,小组成员随即化身小演员,进行即兴角色扮演,将AI创作的奇幻情节生动演绎。活动现场充满欢声笑语与思维碰撞,孩子们在团队协作与表达实践中,亲身体验了人工智能赋能创意叙事的独特魅力。

【科技创想,唤醒灵动伙伴】

    最受欢迎的“虚拟宠物诞生记”中,孩子们绘制的Q版动物草图经扫描后,在AI技术的加持下被赋予“生命”——添加上发光翅膀、摇摆尾巴、闪烁眼睛等动态特效,瞬间生成了独一无二、灵动活泼的虚拟宠物视频。亲眼见证静态画作“活”起来,孩子们惊喜连连,沉浸于从创意构思到科技实现的奇妙旅程,深刻感受到科技让梦想照进现实的魔力。

实践蓝图:七天构筑“五育融合”成长矩阵

    据活动方案显示,后续日程将围绕“非遗文化传承”“世运精神推广”“学业成长支持” 等板块展开,活动全程贯穿“安全闭环”设计,从备用实验器材到社区卫生院绿色通道,全方位保障实践安全。

     从开营仪式的庄严承诺,到首日实践的生动落地,这场由高校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与青少年共同编织的实践图景,正以“科技为笔、自然为墨”,在基层沃土上勾勒着“青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微观样本。正如一位志愿者在日记中写道:“当孩子们捧着AI生成的梦想卡片雀跃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的温度,更是青年服务基层的价值回响。”

     后续精彩实践仍在继续,敬请关注这场“科技与自然共生”的成长之旅,见证更多青春力量在基层实践中绽放光芒。

(撰稿:丁莲、谢玉兰)

(图片:仲明瑶、肖雪莲、刘宇辰、袁彩英、郑圆缘)

(排版:陈金蓉、赵帆、陈燕秋)

(来源: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信息学院“青苗科技筑梦”实践团)


上一篇:“花开银西·共筑美好”实践小分队:聚焦社区细微处,系列服务显担当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