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一笔青花 一颗红心:“瓷韵青行”实践队的瓷都传承与青春对话

时间:2025-07-09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林文静、徐卉 - 小 + 大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林文静、徐卉报道】当青春的笔尖蘸取青花料水,当千年的窑火映照赤诚初心。 2025年7月6日,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瓷韵青行・筑梦青春”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深入陶瓷文化腹地,以“技艺实践+文博教育”二维立体课程,在素胚上描绘匠心,在历史中厚植情怀,于烽火记忆中汲取力量,开启了一场与古老技艺和红色血脉的深刻对话。

青花落笔:触摸指尖上的匠心传承

晨光中,湖田瓷社古陶瓷馆墨香萦绕。团队成员们潜心研读《陶瓷青花绘画技法》,从笔锋流转到釉料分水,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对传统技艺的敬畏。谢老师指导创作要点:“青花讲究‘水路均匀’,下笔要稳、运笔需畅,让心意随着笔锋流淌在瓷胎上。”当队员们亲手执笔在素胚上勾勒线条,才真切体会到青花技艺的严谨与精妙绝非一日之功。运笔间料水的微妙渗透、纹饰布局的节奏韵律,让 “匠心独运” 四个字有了具象的注解。完成作品后,队员们凝视着自己绘制的青花瓷杯,一种与古老工匠精神隔空对话的震撼与自豪油然而生 —— 器物背后那份沉甸甸的专注与执着,此刻已化为指尖的温度。

瓷韵融烽火:千年文脉淬砺赤子心

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美术馆内,一场跨越千年的陶瓷文明之旅徐徐展开。队员们从宋影青的温润、元青花的雄浑到明清彩瓷的绚丽中,触摸着中华陶瓷文明的辉煌成就与深厚底蕴。驻足于曾沿丝绸之路远播四海的 “中国名片” 前,强烈的文化自豪感与守护传承的使命感在心中激荡。

文化的滋养更需精神的淬炼。在美术馆的特别空间,指导老师徐卉以陶瓷为载体,带来一堂直击心灵的思政课。重温 “长津湖战役” 等艰苦卓绝的历史篇章,先烈们在极端环境中锻造的钢铁意志,让队员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今日我们在安宁中描绘青花,正是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守护了这窑火不熄的和平。” 徐卉老师的话语,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青花素胚的映衬下,红色基因与家国情怀深深烙印心间,队员们誓言将这份感动化为担当,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

青魄砺心承:三重铸魂烙新章

笔尖流转的料水,晕染开匠心的执着;古瓷流转的光影,映照着文明的自信;先烈铮铮的誓言,淬炼着担当的脊梁。从湖田瓷社的潜心落笔,到博物馆中的千年回望,再到思政课堂的精神洗礼,“瓷韵青行・筑梦青春” 实践队的每一步,都是青春与历史的共振。

队员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冰冷的瓷泥与釉彩,更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与精神魂魄。当亲手绘制的青花瓷杯将在窑火中涅槃,那份凝结在素胚之上的专注、自豪与深沉的家国情怀,也已烙印心间,化为新时代青年奔赴山海、筑梦未来的不竭动力。这堂行走于瓷都的思政课,已然在青年心中点燃了传承薪火、守护文脉、报效家国的璀璨星火 —— 一份关于青春与时代的答卷,正由他们用心书写。

上一篇:科技下乡百公里,无人机“翼”动千亩田——“信”创未来数智乡村志愿服务队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