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青春“彭”湃走基层 步履铿锵绘乡韵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学子赴明台村开展社会实践

时间:2025-07-10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陈馨月 - 小 + 大

7月5日至7日,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彭”湃青春实践队10名学生前往四川省彭州市致和街道明台村,开展为期三天的基层服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专业服务和产业考察,青年学子们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践行动。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街道主动做好相关对接工作。街道主要领导与同学们亲切交流,认真了解他们的实践计划,在走访路线、参观点位等方面给予建议参考,帮助同学们获得最真实的基层体验。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 陈欣 供图

田间地头问农事 解码“明台经验”
实践首日,在致和街道办工作人员柳书记引导下,实践队队员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探访之旅。明台村这片神奇的土地,因得天独厚的地涌泉水而焕发出勃勃生机,数十口自然形成的井眼如明珠般散落田间,滋养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沿着蜿蜒的村道,我们跟随柳书记的脚步绕村而行。柳书记如数家珍般为我们讲解各种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种植要领,那些看似平常的农作物,在她口中都变成了有故事的生命。

来到田间小路的尽头,一处神奇的地涌水景观映入眼帘。清澈的泉水从地底汩汩涌出,沿着纵横交错的沟渠流向四面八方。谢书记介绍:“这些水泥砌成的灌溉系统是我们的‘智慧水利’,每个洞口都对应着一处井眼,不需要灌溉时堵住就行。”

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村里的农产品除了满足自给自足外,主要销往邻近乡镇。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与村民们深入探讨了电商销售的可能性,结合专业所学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夕阳西下,踏上归途时,我们的行囊里不仅装满了新鲜的农产品,更满载着对乡村振兴的思考与感悟。

图为实践队队员下田体验农活 陈欣 供图

法律金融进院落 温情服务暖人心
为弘扬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增强乡村儿童的法律与金融安全意识,实践队队员们走进明台村,开展关爱留守老人与儿童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

在社区工作人员柳书记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留守老人家中,帮助清扫院落、整理家居环境,并与老人亲切交谈,倾听他们讲述村里的变迁与往事。欢声笑语中,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针对村里的儿童,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法律与金融知识小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普及基础法律常识,讲解防范金融诈骗的技巧,帮助他们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图为实践队员向留守儿童讲解法律知识 陈欣 供图

探访乡村企业创新路 共话健康生活新理念

在明台村企业的生产车间内,实践队队员见证了“高原风味”零食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生产。整齐堆放的原材料、自动化运转的先进设备、严格规范的加工环节,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研发具有地域风味的健康零食,不仅打响了品牌知名度,更带动了村民就业,为乡村经济注入新动能。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企业 陈欣 供图

同时,在明台村开展"健康乡村"主题讲座,通过急救知识、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等实用内容,为村民送去"健康锦囊"。

讲座采用"案例讲解+实操演练"模式,结合田间意外、留守儿童等本土化案例,生动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疫苗接种等知识。互动环节村民踊跃提问,围绕慢病管理、家人心理健康等实际问题与实践队队员深入交流。

图为实践队队员开展健康讲座 陈欣 供图

这次实践架起了高校与乡村的桥梁,让青年学子在泥土气息中厚植家国情怀,也让乡村振兴因青春智慧的注入而焕发新活力。未来,这样的实践将继续播撒希望的种子,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通讯员 陈馨月)

上一篇:“管院先锋”聚力“百千万”丨党旗映日微党课,共建赋能正果行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