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文章

踏访峒山热土,解读乡村振兴密码——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员赴鄂州峒山村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调研

时间:2025-07-13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李美彤 - 小 + 大

(通讯员 李美彤)为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将课堂所学融入广袤田野,7月3日,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组织学员,依托“理论+实践”培养体系,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曾亲临考察的鄂州市峒山村,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扎实的乡村振兴调研实践活动。学员们立足专业所长,聚焦产业发展、人才振兴、数字赋能三大核心,深度解码峒山村从“外出务工村”到“全国文明村”的蝶变之路,为探寻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发展经验贡献青年智慧。

图1 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调研伊始,学员们首先来到峒山村村史馆和乡愁博物馆,重温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峒山村时作出的“要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重要指示。这殷殷嘱托成为峒山发展的总遵循,也指引着此次调研的方向。通过对峒山村历史的了解,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峒山村的发展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充分体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及“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等具体方面。

图片2 学员参观峒山村村史馆

聚焦产业发展,学员们重点考察了峒山村推动三产融合(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古镇文化)的丰富实践。在峒山生态园,亲眼见证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效益:万亩耕地通过流转实现集约化管理,奠定了产业化的基础。学员们还走访了栖客露营基地、荷香园农垦博物馆、西岭别苑咖啡馆等新兴业态,切身体验农文旅融合的蓬勃活力。通过分析“万亩湘莲、千亩水产、百亩樱花园、十里水杉林”等生态农业项目与旅游资源的深度结合,学员们总结出峒山村“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规模化农业筑基,以精深加工延链,以文旅融合增值”的产业发展有效路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图3 学员参观栖客露营基地

人才振兴是调研关注的重点。学员们访谈了多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代表。陈川讲述了他利用村里优美的水杉林资源,创办栖客露营基地,开拓团建市场的创业故事。这些“能人”不仅带回了资金、技术和市场观念,更成为激活乡村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学员们还走访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了解到技能培训如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如生态种养、乡村旅游服务、电商运营等),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结合访谈与观察,学员们深刻认识到“能人回乡”工程对峒山产业升级(如露营经济、特色种植、高效养殖)的显著促进作用,并围绕构建更完善的“引才-育才-留才”全链条机制,提出了强化政策精准扶持、搭建乡贤交流平台、深化校地合作培养本土人才等建议。

在数字赋能方面,学员们实地调研了峒山村及周边区域的农村电商服务站和峒山农副产品展销中心。他们了解到当地特色农产品(如生态水产、湘莲、百合、预制菜等)通过线上平台(如与武商超市等商超合作)和线下平台(如峒山客舍与西岭别苑咖啡馆展销)拓展销路的努力,同时也分析了在品牌化包装、数字化营销(如短视频、直播带货)、物流效率等方面存在的提升空间。结合市场营销、新媒体技术等专业背景,学员们积极提出“互联网+农业”升级方案,建议整合区域农产品资源,打造统一电商品牌标识;利用短视频平台讲好“峒山故事”,开展直播带货实训;优化冷链物流体系,降低损耗,助力峒山“红”(红色文化、火红产业)、“绿”(生态美景、绿色产品)的特色资源更快“触网”出圈。

图4 学员采访峒山客舍经理

此次调研是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深化实践育人、服务地方发展的有力举措。学员们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将专业理论与乡村实际紧密结合,不仅亲眼见证了峒山村牢记总书记嘱托,十年间人均年收入从2.1万元增长至3.59万元,60%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巨大变迁,更深切体会到“共谋共建”治理模式,如“村湾夜话”、“板凳会”推动环境整治、村民自治和“政府引导+村民自治”模式在实现生态宜居,如污水管网100%覆盖、秸秆循环利用、“三边绿化”和乡村善治中的强大生命力。

图5 峒山村沟渠整治成果

带队老师李正一表示:“峒山村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这次‘三下乡’实践,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更是一次能力的淬炼。我院学员们走出书斋,扎根泥土,在‘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国情的认知,增强了服务‘三农’的情怀与本领,真正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学院将持续推动调研成果转化,深化与峒山村等地的校地合作,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为湖北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湖北经济学院:李美彤)

上一篇:校地携手添活力!岐岭镇借 "百千万工程" 东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下一篇:莲藕插上了云翅膀,广州华商学院夏乡·逐梦百千万工程实践队探索助农新方式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