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沈灿 - 小 + 大
水脉滋养文明,匠心守护非遗。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 河海大学“撷英非遗珍萃,传薪河海潮声”文化传承实践团于6月28日至7月5日深入南京,依托地域深厚文脉与学校特色,开展了一系列扎实的非遗寻访、体验与推广活动,以青春力量守护文化根脉,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新生。 问卷先行探民意,场馆深研溯水脉。实践伊始,团队便以线上问卷精准把脉,广泛调研南京市民对非遗的认知现状,为后续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方向指引。团队随后走访了南京云锦博物馆、南京民俗博物馆、秦淮非遗馆,全方位调研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挖掘非遗项目中的水文化元素及其精神内涵,为后续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文化认知基础。 对话大师悟匠心,指尖传承聚自信。寻访非遗传承人是触摸非遗灵魂的关键。实践团拜访了南京木雕非遗传承人常慧君,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成员们以刀为笔,创作出蕴含河海大学特色的木雕版画,于刀刻中感悟水之神韵与匠人之功。又与面塑传承人俞晨对话,聆听其传承故事,尝试捏制面塑,体会南方面塑的精致细腻。剪纸传承人应家玲则带领成员走进纸艺乾坤,一幅幅灵动的蜻蜓荷花图在剪刀翻飞间跃然纸上,尽显南京剪纸的灵秀气韵。手手相传的体验,让文化自信在青年指尖悄然凝聚,传承的使命于心灵深处清晰共鸣。 创意转化辟新径,社区播撒润童心。前期积累的灵感,催生出创意的火花,团队成员精心设计出具有非遗特色的校园文创产品,为古老技艺开辟了触手可及的现代传播路径。最后,团队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践行动,与小西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合作,成功举办三场非遗文化公益活动,实践团向社区居民生动讲述非遗中的水文化内涵,并带领他们亲手体验简易非遗制作,让文化传承在互动中自然生长。活动共涵盖八十余人次,扩大了非遗影响力,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接触和喜爱非遗,为非遗活态传承筑牢社会基础。 此次实践,是青年力量对守护文化根脉的生动诠释。河海学子不仅习得技艺,更深切体认传承之重。团队以青春热忱搭建文化桥梁,让传统之美在社区街巷流淌,在孩童心间生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生不息注入了澎湃动能。未来,实践团将继续秉持“保护非遗、传承文明”的理念,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助力千年文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河海大学:沈灿) |
上一篇:淮师学子敬老爱老助老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