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 作者:何曼婧 唐鑫云 陈兆亮 - 小 + 大
2025年6月30日,安徽师范大学数统学院赴芜湖市雷锋驿站理论宣讲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芜湖市橡树园社区垃圾分类科普馆,开启充满创意与温情的“七彩假期”。颜料在画纸上铺展,彩纸在剪刀间翻飞,黏土在指尖变幻…… 而在这片欢声笑语中,一只纸飞机的故事,成为最动人注脚,意外化作打破隔阂的“友谊航班”。 实践团队用“因材施教”的暖心行动,让沉默小男孩阳阳从角落走向人群。曾经抗拒互动的他,因纸飞机与志愿者、同伴建立连接,在共同折纸、试飞、分享的过程中,收获友谊与自信,也让志愿服务的意义在童真天空下翱翔——成为2025年盛夏“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里,一抹亮眼的温暖色彩。
“不合群”的纸飞机:一场特别的关注 活动第三天,倪潇宇、汪政注意到一个“特别”的孩子——8岁的阳阳总是独自蹲在科普馆角落,把画纸揉成团丢向远处。面对黏土、拼图等手工活动,他显得抗拒又失落。“我不想坐着做这些”,面对询问,阳阳攥着衣角小声回答。 细心的汪政和倪潇宇没有勉强他。通过聊天,他们发现阳阳酷爱动态游戏:折纸飞机、丢飞盘。“那我们就从纸飞机开始!”汪政当即蹲下身,用彩纸折出一架“超能战斗机”,机翼上还画了星星贴纸。阳阳眼睛一亮,接过飞机“嗖”地射向空中——这是他在活动中第一次笑出声。
汪政用彩纸教阳阳折出“超能战斗机” 倪潇宇和阳阳一同测试飞机飞行距离 安徽师范大学陈博文/摄
“友谊航班”起飞:当兴趣成为桥梁 奇迹在半小时后发生。看到阳阳的纸飞机连续“巡航”整个教室,其他孩子纷纷围过来“取经”。原本沉默的阳阳突然成了“小老师”,手把手教同伴折翼型、调重心。“要这样捏一下,它才会转圈!”他涨红着脸示范,语气里满是骄傲。 陈博文、叶成杰等顺势将手工课搬到空房间,策划“纸飞机大赛”。阳阳带领下他的新朋友们用记录飞行距离,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数学测量;而黏土被捏成“航空奖牌”,成了孩子们互相赠送的礼物。“他现在会主动问‘明天玩什么’,还交到了两个‘飞机友’。”社区工作人员笑着告诉记者。
阳阳和小伙伴们展示纸飞机 安徽师范大学陈博文/摄 志愿者的思考:教育是点燃,而非灌输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起飞’的方式。”志愿者们在总结会上感慨。团队迅速调整方案,为好动的孩子增设运动折纸、户外数学游戏,让安静的孩子主导绘画编程。“与其强行‘合群’,不如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彩虹。 "谢谢你们让我的夏天有了彩虹的颜色。"一个孩子在送给24级数学专业陈锐的折纸作品背面写道。而志愿者们同样收获满满,志愿者感慨:"孩子们纯净的初心,提醒我们知识最终要服务于创造美好。"
小朋友们展示手工作品 小男孩把做好的手工折纸送给陈锐 安徽师范大学陈博文/摄
社区点赞:青春担当照进现实 橡树园社区负责人对团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数统学院的学生们不仅带来了丰富的活动,更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真诚的关爱,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安全、快乐、有收获的假期环境,真正将雷锋的服务精神落到了实处,这份青春的担当令人感动。大学生们真正读懂了儿童的需求,阳阳的变化让我们看到,志愿服务不仅是‘给予’,更是‘发现’和‘激发’。”活动结束时,阳阳把一架写满签名的纸飞机送给志愿者:“下次你们来,我教你们折‘隐形战机’!”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赴芜湖市“雷锋驿站”理论宣讲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以青春之名,用知识与爱心作笔,在基层社区书写了动人的实践篇章。青年志愿者们用纸飞机载走了孤独,投递了友谊。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具象为一双双折纸的手、一串串追逐飞机的笑声,这场“七彩假期”实践也完成了最生动的注脚——教育,从来是让云朵遇见云朵,让星光点亮星光。 团队成员合照 安徽师范大学陈兆亮/摄
(作者:何曼婧 唐鑫云 陈兆亮) |
上一篇:金陵守艺续文脉,青力青为传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