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红格七日支教传暖意,暖巢先锋川行谱新篇

时间:2025-07-17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陈仲羽 - 小 + 大

(通讯员:陈仲羽)7月6日至12日,西华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应急川行暖巢先锋队在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开展为期七天的爱心支教行动。结合“双减”政策与七彩假期课程,为当地二十余名孩子打造多元成长课堂。

7月5日,团队全体成员在正式活动开始前,专程前往三线建设博物馆参观学习。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展品,了解到三线建设时期前辈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并将这份精神融入此次支教全过程。

图一:团队成员参观三线建设博物馆

每天上午,各类特色课程与互动体验有序开展。在思想引领课上,支教老师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包括带领孩子们认识我国主要旗帜及其意义、指导制作五星红旗、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以及引导孩子们给志愿者写下心里话,在互动中传递三线建设中“爱国奉献”的精神。

图二:志愿者带领小朋友制作五星红旗

在身心成长课上,志愿者组织小朋友参与跳皮筋、踢毽子等游戏,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跳跃的身影构成了一幅活力满满的画面。这些传统游戏不仅让孩子们在运动中锻炼了身体协调性,还在团队配合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同时开展“知心姐姐信箱”活动,让小朋友写下自己的心里话与烦恼,志愿者们对信件进行回复。

图三:孩子们与志愿者们一起玩耍

文化传承课聚焦中国非遗,在志愿者们带领下,小朋友们体验了剪纸。从基础剪法教起,让孩子们剪出福字、金鱼等图案。除此之外,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了汉字的起源、演变、发展,随后进行了软笔书法体验,从握笔姿势到基本笔画逐步展开,融入三线建设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图四:孩子们体验剪纸

此外,还有科技创新和艺术素养等相关课程。科技创新课上,指导孩子们制作VR眼镜、用吸管搭建房子,同时带领大家制作桥梁模型,通过讲解桥梁结构原理,引导孩子们运用简易材料完成搭建;艺术素养课上,带领大家绘制民族服饰、用粘土制作青花瓷。学习互动时段通过趣味问答、小组竞赛等方式,提升孩子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图五: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制作桥梁

在下午的时间里,安排部分特色课程的延伸活动,如针对上午科技创新课中孩子们感兴趣的太空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对上午科技创新课中吸管搭建的房子、制作的桥梁模型进行创意评比,或是组织艺术素养课上创作作品的展示交流,如展示民族服饰画作等,让孩子们在延续的兴趣中进一步提升能力。

图六:小朋友们体验画民族服饰

七天支教行动围绕既定课程体系有序推进,各模块课程衔接紧密,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思想引领课通过旗帜认知、手工制作等具象化活动,让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体验;身心成长课借助游戏与书信交流,兼顾肢体锻炼与心理疏导;文化传承课以剪纸、书法为载体,实现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普及;科技创新课通过VR眼镜制作、吸管搭建、桥梁模型制作等动手项目,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艺术素养课则以民族服饰绘制、粘土制作为形式,引导孩子们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七天的支教行动,将三线建设精神与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为“双减”在乡村落地注入鲜活力量,为乡村孩子的成长点亮一盏明灯,让他们在多元课程体验中拓宽视野、提升素养,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图七:集体大合照

(西华大学:陈仲羽)

上一篇:碧海擎源探路徐闻:解锁东星斑“点金术”

下一篇:湖北大学学子“三下乡”之馆内追思祭忠魂,宅中探趣品民俗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