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赓续西路军魂,铸牢时代信仰”兰州工业学院党委学工部西路军魂探源实践团纪实

时间:2025-07-18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张滋渊 - 小 + 大

2025年7月12日至15日,兰州工业学院党委学工部西路军魂探源实践团一行12人,在指导教师王永喜、杨再雄的带领下,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深切敬仰与传承红色基因的热忱,先后前往甘肃省高台县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开展了以“赓续西路军魂 铸牢时代信仰”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走进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石窝会议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历史展馆、聆听英雄事迹、开展烈士故事宣讲、与纪念馆工作人员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探寻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触摸革命先辈用热血与信念铸就的精神丰碑,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感悟初心使命,以青春之力传播红色文化,让西路军的英雄故事与不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一、在历史细节中触摸信仰的温度

(一)重温悲壮征程,致敬英烈忠魂

7月12日,实践团首站踏入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血战高台”英雄群雕栩栩如生,纪念碑、烈士公墓与纪念馆共同诉说着那段悲壮沧桑的历史。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展厅内的文物、图片与文字资料如时光隧道,将西路军历史徐徐展开:从西渡黄河到永昌山丹根据地建立,从临高血战到石窝会议,将士们在极端恶劣环境下与数倍之敌浴血奋战。简陋的土锅、破旧的被单、斑驳的武器,无不镌刻着艰苦卓绝的岁月印记。

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近3000名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实践团成员动容。站在烈士遗物前,崇敬与缅怀之情油然而生。为深入剖析人物形象,成员们还开展了烈士故事宣讲活动。

(二)探寻绝境抉择,感悟精神密码

7月15日,实践团前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石窝会议纪念馆。“石窝山上赤旗扬,西路军魂浩气长。”讲解员以沉稳深情的语调,铺展西路军征战画卷:从组建时的使命在肩到河西走廊的艰苦跋涉,从梨园口战斗中“子弹打光用石头砸”的决绝,到妇女抗日先锋团“与阵地共存亡”的壮烈,从石窝山绝境中“分散游击、保留火种”的战略抉择,再到革命先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每一个历史片段都如钥匙,打开成员们对红色历史的深层认知,让他们在字里行间触摸到信仰的温度与精神的力量。

二、用青春声音传递红色力量

(一)解码历史,答疑解惑

在高台西路军纪念馆,实践团邀请宣教科科长李菲菲同志举行座谈会。李菲菲结合丰富史料,从西路军组建背景、肩负使命到河西走廊殊死搏斗,鲜活还原那段悲壮而伟大的历史。讲解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张燕同学踊跃提问:“艰难条件下,战士们如何保持战斗意志?”李菲菲解答:“将士们多出身贫苦,改变命运、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支撑他们绝境不屈。”实践团成员张滋渊同学针对“西路军失败对革命进程的影响”进行提问,她回应:“虽败但牵制大量敌人,保存骨干力量,精神激励无数后来者。”热烈互动加深了成员对历史的认知与对英雄气概的领悟。

(二)连接情感,传承精神

在肃南石窝会议纪念馆,实践团成员周雨婷同学化身红色故事传播者,在小广场开展宣讲。她结合党史材料,用朴实语言讲述西路军与百姓的鱼水情深、无名战士“宁死不屈守机密”的忠诚、领导人绝境中“不抛弃不放弃”的担当。宣讲过后,一位当地老人红着眼眶回忆:“小时候听长辈说,红军饿着肚子还把干粮分给乡亲,自己啃树皮……”老人的共鸣让成员更坚定:红色故事不是冰冷文字,而是鲜活传承。他们在讲述中深化理解,在互动中凝聚情感,用青春声音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三、以初心之志续写时代华章

实践团用镜头串联历史碎片与精神传承,以纪念碑晨光切入,特写锈迹武器与旧物手稿,让文物成为历史“讲述者”。走出纪念馆,西路军将士们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与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已深深烙印在成员心中。

实践团队长贾春亮说:“锈迹斑斑的武器、泛黄的史料诉说着西路军的悲壮征程。石窝会议的决策、雪地中的冲锋、战士们的不屈眼神,让我深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他们用热血铸就丰碑,提醒我们今日安宁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传承这份精神,把红西路军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用实际行动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时代华章。”

实践团成员庞凯凯说:“当我们站在这座纪念馆门前,触摸着斑驳的墙面,仿佛能听见八十多年前这里回荡的呐喊。这片土地上,曾有无数和我们一样年轻的身影,用热血浇灌理想,用生命践行信仰。我们脚下的每一步安稳,都是他们曾憧憬的未来。今天,我们不是来‘参观’历史,而是来‘对话’先烈——告诉他们,青年从未忘记:在实验室里攻坚的我们,在乡村振兴中扎根的我们,在每一个岗位上坚守的我们,都在续写着未来的篇章。”

实践团成员田芳燕说:“红西路军在绝境中不放弃信仰、在牺牲前不忘记使命的精神,让我对‘责任’二字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在极端艰难的处境中始终坚守对党的忠诚,这种执着让我深受震撼。今后我会带着这份感悟,在学习中攻坚克难,在生活中传递温暖,让红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融入青春的脚步,用实际行动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延续传承。”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新时代中国青年站在历史新起点,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更应将西路军精神铭记于心。在学习与实践中,以西路军将士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让西路军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续写属于当代青年的壮丽篇章,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通 讯 员:张滋渊

指导教师:王永喜 杨再雄

上一篇:青春解码千年楚韵 秭归寻根再造新章——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实践团探访屈原故里

下一篇:深耕田野,电商兴农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桃风助农实践团“三下乡”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