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尹富银 - 小 + 大
7月7日至14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鳜”在清新实践团赴清远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实践团聚焦岭南特色桂花鱼产业,系统调研了从行业协会、媒体传播到养殖一线的完整产业链,探索桂花鱼产业振兴之路。 一、解码产业密码:探寻品牌化发展新思路 7月8日,在清新区渔业加工流通协会,“鳜”在清新实践团与协会周伟华会长展开了一次深度对话。周会长详细介绍了“清新桂花鱼”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历程,以及与“花开富贵”双品牌战略的实施成效。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农产品品牌化不仅需要品质保障,更需要讲好品牌故事。为此,她们立即着手策划“一条桂花鱼游出的乡村振兴故事”“渔民的一天”、“健身鱼”等主题短视频,并于实践期间完成剪辑。 图为“鳜”在清新实践团采访清新渔业加工流通协会周伟华会长 二、融合媒体力量:打造“互联网+农业”新范式 7月10日,“鳜”在清新实践团走进清新传媒公司采访了邓玉敏总监,邓总监向实践团介绍到新媒体如何为农产品营销赋能,并邀请实践团参与“KOC养殖天团孵化计划”。通过与邓总监的交流,实践团成员直观感受到新媒体对农产品营销的赋能作用,深化了对“互联网+农业”模式的理解。实践团成员将课堂所学的新媒体运营知识和品牌建设相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通过短视频创作来讲好桂花鱼背后的故事,为桂花鱼宣传赋能。 图为“鳜”在清新实践团成员和邓总监交流 三、政校协同发力:共绘产业发展新蓝图 7月11日,实践团赴清新区人民政府参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交流慰问研讨会。清新区团区委书记徐珊珊、广外“双百行动”驻清新区服务队队长叶开、商学院黄胜教授、王秀芝副教授、团委书记黄仕恒、辅导员黄冠富、邱月雯、王斯勤以及各突击队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研讨会上,“鳜”在清新实践团队长秦烨文进行了实践汇报,王秀芝教授根据实践团现有的实践成果建议团队深入产业链各环节调研,挖掘桂花鱼养殖的文化内涵,并着眼国际市场探索出口可行性。实践团成员表示,王老师关于国际化视野的建议让她们深受启发,她们认识到要助力桂花鱼产业发展,既要立足本土文化挖掘桂花鱼的深刻内涵,又要放眼全球探索市场潜力。 图为202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交流慰问研讨会 四、扎根田间地头:感悟乡村振兴真谛 7月14日,“鳜”在清新实践团在共赢水产养殖基地采访了陈绍基、成燕清两位养殖户,他们分享了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转型的艰辛历程,讲述了“水中贵族”桂花鱼对水质的严苛要求,以及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如何助力产业升级。 他们的故事,展现了清远养殖户的勤劳智慧与产业发展的无限潜力,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农业生产的艰辛与智慧。在了解到清新区首创的“桂花鱼保险”由政府补贴80%保费为养殖户兜底风险,配套低息贷款等政策也吸引更多人加入产业,以及养殖户依托政府搭建的产销对接平台,可以将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时,同学们对“政策惠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种“从田间来,到田间去”的实践教育,让青年学子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超越课本的深刻理解。 图为“鳜”在清新实践团实地走访鱼塘时与养殖户陈绍基先生的合影 五、建立长效机制:青春力量持续赋能 调研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实践团行动的结束,“鳜”在清新实践团正积极探索一条“政企农学”四方联动的产业振兴新模式。正如周会长所说:“乡村振兴需要创新力量,而青年学子正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未来,“鳜”在清新实践团将持续跟踪产业动态,争取与渔业加工流通协会合作;并着眼于东南亚市场开展电商培训,帮助养殖户拓展线上和国际销路,为桂花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尹富银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鳜”在清新实践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