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明心志愿服务队走进庆云中心学校 开展寄生虫防治科普课堂

时间:2025-07-2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广东医科明心志愿服务队 - 小 + 大

在当今社会,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为了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寄生虫危害的深刻认知,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与饮食习惯,全方位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2025 年 7 月 16 日星期三,广东医科大学明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知识,满怀期待地前往庆云中心学校。他们如同知识的使者,为同学们呈上了一场生动且富有意义的寄生虫防治科普课堂。上课期间,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借助图文并茂的讲解、充满趣味的互动问答等多种方式,将原本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巧妙地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把知识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寄生虫防治的关键要点。

图为志愿者杨世耀讲解寄生虫。曾伟供图。

课堂开场:揭开寄生虫的神秘面纱

“同学们,你们了解什么是寄生虫吗?”讲座伊始,志愿者杨世耀提出了一个简明的问题,瞬间引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结合精心制作的 PPT 图文,开始生动阐释道:“寄生虫恰似‘不速之客’,它们就像一群狡猾的入侵者,悄悄地寄居于其他生物的体表或体内,通过摄取宿主的营养来实现生长繁殖。有的寄居于肠道,在那里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搅得肠道不得安宁;有的隐匿于血液之中,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刺客,让人防不胜防。它们对环境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

随后,杨老师着重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人体寄生虫。“大家请看,这是蛔虫,其身体细长,形似蚯蚓。尽管体型较小,却能在肠道内引发诸多问题。想象一下,小小的蛔虫在肠道里肆意穿梭,就像在肠道这个‘小世界’里‘兴风作浪’,致使人体出现腹痛、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肠道堵塞,那可就像交通堵塞一样,让人痛苦不堪。”他一边认真地展示蛔虫的图片,一边详细地讲解其危害。在提及钩虫时,他形象地比喻道:“钩虫拥有类似‘小牙齿’的钩,这些钩就像一个个锋利的小爪子,能够紧紧附着在肠道壁上,悄然吸食血液。长此以往,人体会出现贫血、乏力等症状,就像一台没有充足燃料的机器,运转越来越慢,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除肠道寄生虫外,志愿者还介绍了绦虫和肝吸虫。“绦虫宛如一条分节的长带,它就像一个隐藏在食物中的‘幽灵’,藏匿于未煮熟的猪肉、牛肉之中。一旦食用了未熟透的肉类,它便有可能进入人体,在人体内安营扎寨,开始它的‘捣乱之旅’。”老师拿着照片,解释道,“不过大家无需担忧,只要将肉类彻底煮熟,就如同给寄生虫们判了‘死刑’,便能将其杀灭。”对于形状如葵花籽般的肝吸虫,老师特别提醒道:“这种寄生虫会导致人体食欲不振、厌恶油腻,甚至出现肝区隐痛等症状。想象一下,原本活泼好动的你,突然变得不想吃饭,看到油腻的食物就恶心,那该多难受啊。预防的关键在于避免食用生鱼虾,同时要妥善管理家中宠物的饮食与粪便,就像守护我们的小家园一样,不能让寄生虫有可乘之机。”

深入剖析:寄生虫如何侵入人体?

“寄生虫危害如此之大,它们是怎样进入我们身体的呢?”面对同学们充满疑惑的眼神和纷纷举起的小手,志愿者通过具体案例展开了详细的讲解。原来,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经口传播和接触传播。

“若食用了未洗净的蔬菜、未煮熟的肉类,或者饮用了生水,寄生虫卵便有可能趁机进入人体。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些没有洗干净的蔬菜上,可能还残留着寄生虫卵,就像一个个小恶魔,等待着进入我们身体的机会。”杨世耀老师指着 PPT 上清晰的示意图,耐心地说道,“此外,部分同学饭前不洗手、爱咬指甲,这可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哦。手上可能沾满了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卵,就像一个‘细菌窝’,这些寄生虫卵也会随食物进入肠道,在肠道里‘生根发芽’。”而接触传播则更为隐蔽,“接触过携带寄生虫的宠物、玩过泥土后,若不洗手就进食,寄生虫的幼虫可能会通过皮肤钻入人体。想象一下,当你开心地和宠物玩耍或者在泥土里尽情嬉戏后,没有及时洗手,那些寄生虫幼虫就可能像小虫子一样,悄悄地通过你的皮肤钻进你的身体,多可怕啊。”

为使同学们牢记预防方法,志愿者们精心总结出“防虫口诀”:“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冷食物勿乱食,肉类煮熟再入口,宠物卫生要管好,定期驱虫保健康。”讲座上,大家跟读了几遍,那整齐而响亮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该口诀朗朗上口,就像一首动听的儿歌,同学们很快便熟记于心。

互动问答:课堂中的“防虫小能手”

“接下来,我们来考考大家!”杨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挺直了身子,眼神中充满了兴奋和期待。“蛔虫和钩虫均寄生于人体的哪个部位?”“肠道!”台下异口同声地给出答案,不少同学还自豪地高高举起手,欲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图为小朋友积极回答问题。曾伟供图。

当被问到“如何预防蛔虫和钩虫”时,同学们更是积极踊跃发言,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要勤洗手!”“不能喝生水!”“定期服用驱虫药!”。同学们不仅积极回答问题,还主动分享自身经历。“我以前总爱啃指甲,妈妈说手上有细菌,今日才知道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今后再也不啃了。”三年级的王同学不好意思地低着头。五年级的李同学还说道:“我奶奶说,地里的泥土可能存在虫子,玩耍之后务必洗手,否则会生病。”。听到这样的回答,志愿者欣慰地竖起大拇指:“完全正确!看来大家都理解得非常透彻了。”

下课后,同学们依然不舍得离开,纷纷围在讲台周围向老师提问。“老师,蛔虫和钩虫是不是都会让人肚子疼啊?”“老师,如果感染了寄生虫,我们该吃什么药呢?”一个个稚嫩的声音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杨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还不时地鼓励同学们:“你们问得很好,这说明你们都在认真思考。记住,健康知识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了解它,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看着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杨老师深感欣慰,他知道,这一堂课,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健康的种子。

师生赞誉:一堂课点燃“健康意识”

“这堂科普讲座太及时了!”庆云中心学校的学生家长感慨万分地说道,“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寄生虫感染可能会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许多孩子并没有意识到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今他们明白了‘为何要洗手’‘为何不能吃生食’,这比我们反复叮嘱有效得多,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道路。”

同学们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原来肚子痛可能是感染了蛔虫,今后我要每日认真洗手,还会监督爸爸妈妈也这样做。”四年级的赵同学认真地说道。还有同学拿出笔记本,把课堂上学到的寄生虫名称、预防方法记录下来,说要带回家讲给弟弟听。

此次寄生虫防治科普讲座,不仅让庆云中心学校的同学们学到了实用的健康知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讲卫生、防疾病”的种子。这颗种子就像一颗希望的火种,在同学们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明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表示,未来将持续走进校园,开展更多贴合学生生活的科普活动,凭借专业知识与爱心守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就像守护着一朵朵娇嫩的花朵,让他们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作者:广东医科明心志愿服务队)

上一篇:从危害到防治:一堂课教会你防治寄生虫

下一篇:“小小包扎员”守护生命第一课,广东医学子走进庆云镇中心学校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