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洛阳理工学院“星空瞭望”团队:两弹一星”精神宣讲与美育实践

时间:2025-07-23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张家瑞 - 小 + 大

2025年6月27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南昌路小学,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星空瞭望”社会实践团成功举办以“三下乡志愿活动进校园”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紧密围绕国家“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部署,将“两弹一星精神”——这一象征中国科技自立自强与国家尊严的核心精神财富——融入基础教育场景。通过理论讲解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团队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推动国家精神谱系在校园落地生根。活动不仅响应了国家关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常态化号召,更以基层教育实践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服务国家、传承精神的使命担当,为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格局提供了微观样本。

本次实践的核心目标聚焦于两大维度,认知层面:通过系统性讲解“两弹一星”历史背景、代表人物事迹及精神内核(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填补小学生对国家重大科技成就认知的空白,强化民族自豪感;实践层面:

依托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专业优势,将抽象精神转化为可视化创作,引导学生在绘画中内化爱国情怀。其社会意义在于:1. 教育模式创新:突破传统课堂单向灌输,建立“理论输入-艺术输出”的双向教育闭环;2.资源下沉实效:高校智力资源精准对接基层小学,弥补区域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不足的短板;3.精神传承路径: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活化红色基因,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可复制范式。

活动当日,实践团成员首先以生动易懂的语言和图文资料,向南昌路小学的同学们讲述了“两弹一星”元勋们的感人事迹和辉煌成就,阐释了这一精神的核心内涵及其对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宣讲过程中穿插互动问答,有效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随后,实践团发挥专业特长,引导同学们将所感受到的科技力量与爱国情怀融入画笔。在志愿者一对一的绘画技巧辅导下,小学生们以“我心中的航天”和“科技强国”为主题,创作出展现卫星、火箭、科学家形象等元素的画作,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对科学家的敬意和对国家科技发展的憧憬。

本次活动通过三重维度实现预期价值,教育效能可视化:前后测问卷显示,学生对“两弹一星”核心内容的知晓率从32%提升至89%,86%的参与者能准确表述至少两种精神内涵;资源整合示范性:高校专业优势(艺术设计)与小学教育需求深度耦合,开创“精神阐释-美育承载”的校本课程开发新模式;社会辐射可持续:活动形成“五个一”成果包(一套课件、一组展板、一本画册、一支讲师团、一个合作机制),为后续开展“精神进校园”系列提供标准化模板。

实践印证了将国家精神谱系转化为青少年认知载体的可行性:当宏大的“两弹一星精神”通过具象化的历史叙事和艺术创作渗入基础教育场域,既实现了国家话语的儿童友好型转化,也为志愿服务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论参考。此次南昌路小学的实践样本,成为检验“大思政课”建设向基层延伸实效性的重要观测点。(通讯员 张家瑞)

上一篇:非遗双城记——青年接力点亮文化传承之路

下一篇:洛阳理工学院“星空瞭望”团队:青春践行新思想,志愿绘就社区美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