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黄思彤、李超 - 小 + 大
2025年7月1日,在建党日这个承载初心与使命的特殊日子里,武汉学院 “红安星火” 实践团踏上被誉为 “中国第一将军县” 的湖北红安这片红色沃土。为深入挖掘革命历史根脉、赓续红色基因血脉,实践团以实地探访、深度调研、沉浸感悟的方式,在这片孕育了 223 位将军的热土上,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对话。 在革命遗迹中触摸历史温度。 实践团的红色足迹首先印刻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这座浓缩了红安革命史诗的纪念园,是实践团触摸历史的第一站。在黄麻起义馆内,泛黄战报上的斑驳字迹记录着 1927 年农民武装的呐喊,锈迹斑斑的步枪扳机仿佛仍残留着浴血奋战的温度,复原场景中 “镰刀斧头映红旗” 的画面,让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 的革命歌谣在队员们心中具象化。站在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前,全体队员脱帽鞠躬,碑文中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的镌刻与风中飘扬的红旗交相辉映,先烈们为民族解放献身的赤诚直抵人心。 (图为:队员们走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馆) 离开纪念园,实践团的脚步延伸至红安的红色村落与地标。走进八一村,村干部指着连片的特色果园与红色民宿介绍:“我们把‘红色故事’讲进果园,让‘绿色产业’接上红色根脉,去年村民人均收入增长近三成。” 这番话让队员们看见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图为:八一村党政建设) 在多元声音中聆听红色回响。 为探寻红色文化的当代生命力,实践团开展了系统性调研。队员们累计发放问卷 200 份,深入采访游客、村民、商贩、烈士家属等 30 余人,在多元视角中捕捉红色基因的传承密码。来自上海的游客在采访中说:“红安的每一处场馆、每一条街巷都充满故事,这里的红色教育比书本更有冲击力。”烈士家属回忆起伯伯的革命经历时眼含热泪:“他们那代人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让后人过上好日子,你们年轻人一定要记牢这段历史。”这些真挚的声音,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早已融入红安的烟火日常。 (图为:队员们深入基层,开展问卷调查) 让红色火种在青春血脉中燃烧。 此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在踏访中读懂历史,在共鸣中汲取力量。从黄麻起义的战火硝烟到苏区建设的艰辛探索,从先烈牺牲的悲壮到红色基因的当代传承,每一处遗迹都是鲜活教材,每一段故事都是精神养分。老人们的含泪讲述藏着历史的厚重,年轻人用短视频传播红色故事的创新实践彰显着传承的活力,这些都让队员们明白:红色基因从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滋养成长的精神沃土。 我们也将把在红安汲取的初心力量转化为学习钻研的动力、担当作为的底气。正如队员们在实践日志中所写:“红安的星火照亮了历史,更指引着未来。我们会让红色火种在青春血脉中持续燃烧,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黄思彤、李超) |
上一篇:青春筑梦反诈行,安全守护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