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青春筑梦反诈行,安全守护暖民心

时间:2025-07-2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张子悦、李岳恒、郝子烨、王静怡 - 小 + 大

近日,河北工程大学文法学院反诈净乡先锋队奔赴邯郸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尚璧镇东孙庄、西孙庄等村庄,开展了一场以“青春助力反诈,共筑安全防线”为主题的反诈宣传活动,致力于帮助乡镇村民,尤其是老人、留守妇女等易受骗群体精准识别诈骗套路,增强防范能力,守护村民财产安全,用青春力量筑牢反诈防线。

团队由师生11人组成,在前期调研中,志愿者们了解到尚璧镇近年来频发“扫码领礼品”等诈骗事件,已有多名老人和妇女上当受骗,村民防诈意识亟待提升。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宣传资料来到村口,几位村民正坐在树荫下乘凉,队员们主动上前问候并递上宣传册,很快便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围拢过来,有的认真翻看资料,有的直接询问:“姑娘,这上面写的‘刷单诈骗’是咋回事?”队员们抓住机会耐心讲解:“就是有人骗您在网上点赞赚钱,最后本金都拿不回来。”村民们听后连连点头。队员们热情地分发宣传册,每遇到老人和妇女都会耐心讲解防骗知识,提醒大家时刻保持警惕,做到“三不原则”:不贪小利领取免费礼品、不轻信陌生人身份、不签空白养老投资合同;做到“四不行动”:不提供验证码或密码、不点击陌生链接、不转账未核验对象、不轻信“发放扶贫款”“参与乡村振兴”为名的新型洗钱骗局。同时,队员们还向村民们展示了如何识别诈骗电话、短信以及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

彭树怀、郝子烨、张子悦、王静怡供图

在尚璧镇宣传时,队员们遇到了一位卖桃子的大姨。她焦急地告诉队员们,前几天有人以“免费领小礼品”为由,让她扫描了一个二维码,结果微信账号被盗,至今无法正常使用。“现在账号被封了,我可咋办啊?”大姨懊悔不已。队员们立刻协助她联系微信客服申诉,并借此机会向周围的村民普及“扫码诈骗”的常见手法。“贪小便宜吃大亏,以后可不能随便扫码了!”大姨感慨道。这一真实案例让村民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更加警惕。

反诈净乡先锋队本次社会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众多好评,活动覆盖尚璧镇东孙庄、西孙庄等村庄,发放宣传手册200余份,接受咨询70余人次,成功提升了村民们的防骗意识,超九成村民表示“学到了新知识”,八成以上受访者主动安装了反诈APP,为自己的手机穿上坚固“防护铠甲”,还帮助王大姨等村民识别诈骗风险,成功联系客服解决微信账号冻结问题。

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防范之心不可松懈。本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春助力反诈,共筑安全防线”反诈宣传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实践团成员们用真诚和耐心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让反诈知识在乡村扎根,也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他们认为反诈骗是一场持久战,未来将继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扩大宣传范围,为构建“无诈乡村”贡献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期待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通讯员: 张子悦、李岳恒、郝子烨、王静怡


上一篇:当Z世代遇上千年泥塑:一场非遗传承的千年对话

下一篇:探寻红安星火,传承革命薪火 —— 武汉学院 “红安星火” 实践团红色实践活动纪实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