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子以 “课堂” 为壤播撒希望星火

时间:2025-07-2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王晟,朱羿名 - 小 + 大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支教助学成为了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力量。2025 年 7 月 13 日至 20 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希冀繁星” 青春志愿服务团走进淮安市涟水县五港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助学活动,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温暖,也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两弹一星精神铸魂,点燃少年强国梦

“两弹一星” 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团队成员将其融入支教课程,为孩子们讲述两弹一星元勋们的英勇事迹。课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向这些科学家爷爷们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两弹一星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爱国与奋斗的种子,激励着他们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防艾教育进校园,共筑健康防护墙

 艾滋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青少年是预防艾滋病的重点人群。团队深知防艾教育的重要性,利用支教间隙,为孩子们开展了防艾滋教育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团队还设计了互动游戏和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防艾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筑牢了一道防护墙。

传统文化焕光彩,漆扇魅力润童心

  漆扇是基于非遗大漆工艺开发的一种现代创新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团队将漆扇制作引入课堂,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看着原本素白的扇面逐渐染上绚丽的色彩,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的笑容。通过漆扇制作课程,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让非遗技艺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扎染课堂乐趣多,传承千年染布技艺

 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扎染课上,孩子们围在染料桶旁,好奇地观察着白布颜色的变化,当白布从染料中取出,展开后呈现出各种独特的图案时,孩子们发出了阵阵惊叹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扎染技艺,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防溺水教育进课堂,筑牢生命安全线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针对乡村孩子暑期临水活动多的特点,团队专门开设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课堂上,“溺水自救演示” 环节尤为热闹:孩子们跟着志愿者学习 “水母漂” 漂浮法,在模拟的 “浅水区” 练习侧身呼救动作等。团队成员们还特别强调 “智慧救援”—— 遇到他人溺水时,要大声呼救并寻找成人帮助,切勿盲目下水。孩子们纷纷表示会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小伙伴,让这个夏天多一份安全保障。

法治教育入人心,守护少年成长路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法治观念,培养他们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志愿服务团还开展了法治教育活动。团队成员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通过播放动画短片、讲述法律小故事、开展模拟法庭等形式,为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通过这些活动,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次支教助学活动,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希冀繁星” 青春志愿服务团用爱心和知识,为淮安市涟水县五港镇的孩子们带来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他们不仅传授了知识和技能,更将两弹一星精神、传统文化和法治观念等融入课堂,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口。未来,“希冀繁星”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深入乡村,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让青春在支教助学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学校: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作者:王晟,朱羿名)

上一篇:广东海洋大学全力“渔”赴突击队:学海赋能渔乡路 校地携手谱新篇——助力罗非鱼产业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下一篇:丽水学院调研团队探索产教融合: 建产业兼职教授队伍,促校企协同发展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