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0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饶敏虹 马雅琳 杨梦菲 - 小 + 大
2025年7月10日至7月23日,广东海洋大学巧创兴农团队在杜军教授和姚树凯老师的指导下,前往湛江麻章区湖光镇赤忏村,开展了以“宣传海洋经济产品”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海洋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访谈调研,摸清海洋产业发展脉络 2025年7月10日团队展开了走访活动,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与赤忏村的村干部许委员进行深入访谈。从村庄海洋产业的发展历程、现有规模,到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村干部一一的细致讲解让团队对赤忏村的海产品养殖、销售等情况有了基础的整体把握。 2025年7月11日至2025年7月17日,团队深入实地走访调研。团队成员穿梭于村内的海产品养殖区域,仔细观察鱼、虾、蚝等海产品的养殖环境、生长状态,向养殖户请教养殖技术、产量及市场销售等问题。同时,团队重点了解了电商在当地海产品销售中的运用情况,包括村民对电商平台的使用频率、销售效果以及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等,为后续开展助农活动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养殖户以林下生态养殖技术为主,年均产量以及市场销售量大约为500吨。 为更全面地掌握赤忏村海洋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团队还精心设计了调研问卷,问卷中共设计了15个问题,共收集了32份问卷。面向养殖户、村民、当地经销商等不同群体广泛收集民意。问卷内容涵盖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对电商销售模式的接受程度、希望获得的政策支持与技术帮扶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梳理分析,团队不仅进一步验证了访谈和实地调研的结论,更精准捕捉到了当地海洋产业发展的痛点与需求,为后续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团队成员对村干部许委员进行访谈 广东海洋大学 谭润州 摄 直播助农,拓宽海产品销售渠道 有了前期的工作铺垫,为更好地宣传赤忏村的特色海产品,2025年7月18日至2025年7月20日团队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直播宣传活动,精心策划并进行了两场助农直播。 一场是实地现场直播。团队成员走进养殖塘边、蚝排旁,以鲜活的场景为背景,向网友展示海产品的生长环境,讲解其特色与优势。镜头下,肥美的鱼虾、新鲜的生蚝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当场浏览量达100+大家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咨询。 另一场是线上产品展示直播。团队将收集到的各类特色海产品进行集中展示,详细介绍产品的营养价值、食用方法等,并给出优惠购买链接,方便网友直接下单。两场直播的总点赞量为40000+,总播放量300+,两场直播有效提升了赤忏村海产品的知名度,为拓宽销售渠道起到了积极作用。 团队成员进行线上直播 广东海洋大学 谭润州 摄 躬身实践,体验养殖劳作艰辛 在调研和宣传之余,团队成员还积极参与到村民的生产劳作中。他们帮助村民搬运鱼塘海产品养殖饲料,一袋袋沉重的饲料在大家的接力下被送到仓库里;在蚝苗运输和移植时,成员们更是主动帮忙,将货车上的蚝苗小心翼翼地协助村民卸到船上。通过亲身体验,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养殖户的辛劳,也更加坚定了助力当地海洋产业发展的决心。 团队成员帮助村民搬运蚝苗 广东海洋大学 谭润州摄 实践感悟,凝聚青春担当力量 此次三下乡活动,对巧创兴农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而言,都是一次深刻的成长与蜕变。从最初带着理论知识走进乡村,到如今能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践检验认知,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海洋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养殖技术,更需要打通从“海洋”到“餐桌”的全链条路径。 调研问卷中,不少养殖户提到“想尝试电商但不知从何下手”“希望有更稳定的销售渠道”,这些朴实的诉求让团队成员明白,大学生的实践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一时的帮助,更在于搭建起知识与乡村之间的桥梁。两场直播虽只是小小的尝试,但当看到屏幕上不断滚动的订单信息,听到村民们真切的感谢,大家切实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意义——原来青春的力量,真的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搬运饲料时的汗水、移植蚝苗时的专注、与村民交流时的真诚,都化作了团队成员心中对“责任”二字的深刻理解。他们表示,未来将带着此次实践的收获,继续深耕专业知识,结合调研数据与实践经验,为赤忏村及更多乡村的海洋产业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与支持,让青春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供稿人:饶敏虹 马雅琳 杨梦菲) 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和村干部合照 广东海洋大学 谭润州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