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吴文静 - 小 + 大
“老树蝉鸣阵阵,山涧溪水潺潺。”7月19日,在皖南山坳的古村落中,蜿蜒的青石板路与错落有致的马头墙相映成趣。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风改革,薪火相传”三下乡宣讲团的同学们走进石台县仙寓镇,实地探寻当地富硒茶文化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密码。 探秘茶园胜境,品悟富硒浓茶韵 实践首站,团队来到西黄山茶文化基地。基地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富硒茶中硒含量极高,能够满足人体每日对硒元素的需求。而且,富硒茶还具备抗癌、助力长寿、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工作人员向团队介绍硒茶相关知识 吴敏 供图 随后,同学们沿着湿润的田埂,跟随馆长深入茶园。据悉,西黄山茶文化基地已建成1100亩茶园,规模化种植富硒黄金芽、硒毫、祁门红茶等当地特色茶品。馆长介绍道:“基地的建设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就近就业岗位,从茶园种植、茶叶加工到市场销售,再到茶旅融合项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就业链条。”
团队成员与馆长合影 程翔祥 吴敏 汪淑敏 供图 科普互动添童趣,科技创意启新思 午后的实践活动充满了童趣与创意。团队邀请当地小朋友们参与科普互动,通过播放一部精心制作的短片,生动展示了茶叶从种植、采摘到加工的全过程。 “未来,机器人可能会代替人工采茶,大家来设计一下心中的采茶机器人吧!”团队成员汪同学铺开画纸,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十岁的乐乐画出一个配备多个机械手臂的太阳能采茶机器人,兴奋地说道:“它效率高,还特别环保。”十二岁的小宇则设计了高移速无人机采茶方案,自信地介绍:“它机动性强、准确度高,能在田园间自由穿梭!”孩子们天马行空的笔触中,蕴含着新能源应用等前沿理念,让成员们不禁感叹:“这些创意比教科书还鲜活!” 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合影 吴敏 程翔祥 邢敏雯 供图
走访入户探民情,感知乡村新变迁 宣讲团还走进村民张阿姨家。院中古树下的竹椅上,石桌上的一壶新沏绿茶正氤氲着热气。谈及乡村变迁,张阿姨眉开眼笑:“这十年变化最大,好多村民靠茶叶脱了贫,路越修越宽,村里还办起了茶文化节,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同学们走访农户家 汪淑敏 供图 村支书李书记也补充道:“我们不仅卖茶叶,更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通过发展茶旅融合,让游客体验采茶、品茶的乐趣,临走时再带些茶点,产业链就这样越拉越长,村民的收入渠道也越来越宽。” 此次仙寓镇实践之行,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等途径,深刻领会了富硒茶文化在推动当地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一致表示,后续将以青春智慧为当地茶文化的创新发展开拓新思路、注入新活力,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作者:吴文静 审核:朱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