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董宁 谭李玥 - 小 + 大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 裁开千年文脉 一根红绳,千丝万缕 蕴含华夏文明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小学生暑期生活,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小朋友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7月15日,成都东软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智行筑梦”队开展“薪火相传非遗韵,匠心永驻华夏魂”主题实践课程,用实际行动搭建起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间的桥梁。 指尖刀舞,纸绽繁花 在剪纸体验课上,队员代雨洋为小朋友们科普了什么是剪纸以及常见的团花类型,带领小朋友们走进了非遗剪纸的世界。随后,队员周烨琳向小朋友们讲解制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图为队员代雨洋科普团花的类型。宋思怡 黄玺澄供图 图为队员讲解如何剪出精美图案。宋思怡 黄玺澄供图 图为小朋友们自己尝试制作剪纸。宋思怡 黄玺澄供图 图为小朋友剪纸成果展示。宋思怡 黄玺澄供图 课堂没有局限于技法的机械讲解,而是通过亲手实践的互动,让小朋友们在亲手创作中感受对称美学的智慧。当小朋友们发现手中的纸张能变成完整图案时,眼中迸发的惊喜,正是传统文化唤醒好奇心的体现。这种从做中悟的过程,让抽象的文化传承变得可触可感,让小朋友们明白,那些贴在窗户上的窗花,原来藏着祖辈的生活巧思。 巧手慧心,传承千年 在中国结课程中,队员通过两段视频为小朋友们介绍中国结,随后逐一讲解结饰含义。将“吉祥如意”,“同心永结”等美好寓意,与盘长结、如意结等结型图片配对展示,在欢笑互动中,小朋友们轻松记住了中国结里藏的祝福。 图为队员钟诗懿向小朋友们展示制作完成的中国结。宋思怡 黄玺澄供图 图为小朋友中国结成果展示。宋思怡 黄玺澄供图 队员们时刻关注着每位小朋友的状态,每当有人面露难色,便俯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掌握中国结的制作要领。制作完成后,教室里洋溢着喜悦,小朋友们捧着亲手编织的中国结,绽放出纯真美好的笑容。 本次活动以“授课 + 体验”形式,将古老非遗技艺转化为乡村孩子可触可感的生动课堂。非遗源于生活,更应回归生活、融入当下。本次实践课程,既让小朋友在动手实践中筑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于剪刻编织中锤炼动手能力,也让青年学子在与乡村孩童的互动中深化社会责任感,为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作者:董宁 谭李玥) 图为全体队员与小朋友课后合影。宋思怡 黄玺澄供图 非遗文化 藏民间智慧于方寸 乡村振兴 展发展新貌于阡陌 一把剪刀裁出岁月故事 一双巧手描绘振兴图景 前路漫漫 队员们携手并肩 共赴乡土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