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杨慧琳 杨期惠 - 小 + 大
为充分贯彻省政府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践行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广东海洋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花漾羊城队于2025年7月13日至26日前往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聚焦数字商务与花果经济相结合,通过助农直播、产业调研等实践,探索数字技术助力传统农业的有效路径,为从化区“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动能。 一、聚焦痛点:传统销售模式面临数字鸿沟 经过团队实地调研,良口镇的果品销售以高度依赖单一且被动的线下渠道为主。手信街商户的销售主要依赖线下游客流量,而溪头村、桃莲村等地的果农则普遍通过摆摊零售鲜果或被动等待收购商上门收购,石岭村的青梅也依赖收购商上门或村民自行外销,桃莲村的荔枝园主要依托朋友圈熟人经济进行销售。这种模式导致市场覆盖面极其狭窄,销售范围受到严重限制,无法有效触达更广阔的市场。 图为团队成员访问石岭村村委。劳美媚 供图 农业经营主体普遍缺乏必要的数字营销能力。许多商家、村民虽有尝试线上销售的意愿,但不熟悉具体操作流程。即使是尝试数字化的主体,如荔纯农庄的年轻团队,也面临短视频内容吸引力不足、粉丝增长缓慢等挑战。同时,品牌在数字空间的传播和塑造严重不足。 数字化人才短缺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青年人才外流是普遍现象,良口镇青年人才外流制约了当地的数字化运营能力,石岭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也导致果园精细化管理不足和产业升级面临人才短缺。政府层面也指出电商发展面临人才、技术、设备短缺的瓶颈。在实操层面,农户普遍未掌握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数字工具,仍主要依赖人工管理方式,数字技术在实际生产流通环节的应用存在断层。 二、数字赋能:青春力量激活产业链条 实践中,团队结合专业所长,以务实举措打通数字助农路径。在“一亩时光”家庭果园中,团队成员通过直播展示黑提套袋防虫技术和生物农药应用,解答交通路线、采摘价格等咨询。果品通过京东、顺丰等冷链物流服务,实现上午采摘、下午配送的时效保障。直播有效提升果园曝光度,推动传统销售模式数字化转型。 图为团队成员在“一亩时光”果园中直播宣传。劳美媚 供图 在桃莲村荔枝种植园,团队成员开展助农直播活动。通过镜头展示桂味荔枝淡红果皮、桂花清香的特征,以及怀枝晶莹剔透的果肉质地。直播中配合树上即摘即尝的现场互动,吸引大量观众互动,咨询量显著上升。 此外,团队了解到良平村的荔纯农庄设有专业直播营地,配备补光灯、三脚架及网络接口,供基地主播进行常态化果树生长全周期实时直播,向网友展示荔枝从开花到采摘的全过程,强化消费者信任,是数字商务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良好示范。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荔纯农庄直播营地工作人员。劳美媚 供图 三、融合共生:数字技术链接三产发展 团队前往良口镇人大联络点时了解到,当地人大代表推动建设的精准灌溉系统,实现了水肥用量的智能控制。走进良新村的瑶华圃葡萄采摘园,了解到老板引入种植技术,依托数据规划五种葡萄品种的轮替生产,实现了长达十个月的采摘期,精准匹配市场需求;并且果园工作人员在客户下单葡萄后即时采摘、拍照确认并快速配送,不断优化配送效率和客户体验。这些数据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供应的持续性。 图为团队老师及成员与“一亩时光”老板交谈。杨慧琳 供图 此外,良口镇部分企业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加工流通环节的效率和产品附加值。良平村的荔纯农庄在加工区采用现代化烘干设备,并建立了严格的品控流程,农户交售的次果或损伤果经烘干后若存瑕疵,将全部转为有机肥回馈果园,确保市场流通的加工品符合“饱满均匀”的高标准。溪头村“一亩时光”果园则通过京东、顺丰的冷链配送系统保障鲜果品质,并将滞销鲜果深加工转化为果酒,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减少了损耗。 同时,数字内容创作与传播成为赋能“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关键驱动力。溪头村巧妙利用旅游流量,打造“枝头直达”的采摘体验模式,形成“溪头采摘”品牌,通过旅游这一第三产业载体,直接提升了鲜果的价值,跳过了传统流通环节。良平村的荔纯农庄开发了特色研学课程,并通过短视频等数字内容进行传播,成功吸引了亲子团与企业团建客户,将农业知识转化为文旅体验。良口镇政府通过举办“青梅竹马”节系列推广活动,带动民宿、餐饮、农产品销售,实现“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提升良口镇区域影响力,推动落实从化乡村振兴战略。 图为荔纯农庄加工场。劳美媚 供图 经过14天的实践,团队明晰了从化花果经济的数字化转型需多方协同发力。作为新时代青年,团队将课堂所学与创新思维根植于田野沃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面向未来,团队定当秉持脚踏实地、求知若渴的精神,持续探索数字商务在传统农业上的应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撰稿人:杨慧琳 杨期惠) 图为团队成员与桃莲村荔枝园工作人员合影。劳美媚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