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贺文莉 - 小 + 大
为深入挖掘非遗文化价值,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近日前往陕西省千阳县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开展调研学习,并与产业园签署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对话传承人,探秘西秦刺绣技艺 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负责人及非遗传承人代表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并详细介绍了西秦刺绣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她提到,西秦刺绣以色彩艳丽、构图饱满、寓意吉祥著称,是千阳妇女世代相传的"指尖艺术",如今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在采访中,她表示:"希望通过与高校的合作,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西秦刺绣,为非遗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团队成员还观摩了绣娘们的现场制作,并尝试体验刺绣工艺,切身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精妙。 图为非遗传承人王海燕为实践团队讲解刺绣技艺 签约授牌,共筑非遗传承新平台 活动当天,实践团队与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举行了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双方就非遗文化保护、技艺传承、文创产品开发等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通过学生实践、研学活动、文化推广等形式,进一步弘扬西秦刺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实践团队与文化产业园代表共同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深入产业园展厅,拍摄记录了百余件精美绣品,并围绕刺绣产品的市场化、品牌化展开讨论。大家建议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开发文创产品,利用新媒体扩大传播,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 图为实践队员认真观摩西秦刺绣过程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领略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搭建了校地合作桥梁。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关注西秦刺绣的发展,通过调研报告、短视频推广等方式,为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 西安邮电大学:贺文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