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3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张稚圆 - 小 + 大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2025年7月1日,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爱润童心▪智慧启航”实践团赴淮南市寿县炎刘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爱润童心▪智慧启航”为主题,通过太极拳教学、非遗手工创作、物理、编程、课业辅导等多元化课程,为当地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与知识,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启动仪式 程心语 供图 非遗进课堂,文化薪火传 “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清晨的炎刘镇文化广场上,十余名孩子在实践团成员的带领下练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团队成员结合中医药院校特色,将中医养生理念融入教学,通过一招一式的示范讲解,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武术的刚柔并济。“原来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和中医文化有关!”其中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 太极拳教学 张稚圆 供图 漆扇制作课上,孩子们用将各色漆料挤在水桶中,将扇面浸入,又在素白扇面上勾勒出花鸟虫鱼,再以金粉点缀,原本普通的竹扇瞬间焕发光彩。 漆扇教学 程心语 供图 “漆扇工艺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希望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记住家乡的‘文化密码’。”团队成员张奥宇表示。此外,草帽编织、剪纸等课程也深受欢迎,一件件充满童趣的作品展现了非遗文化与现代美育的碰撞。 室外活动 张稚圆 供图 课业辅导+心理关怀,守护成长之路 除特色课程外,团队针对留守儿童学习短板开设“一对一”课业辅导。队员利用医药信息工程专业优势,设计“中医药知识趣味问答”“编程启蒙小游戏”等互动环节,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哥哥姐姐们讲题特别耐心,我的数学作业终于全对了!”五年级学生雨晴开心地展示她的作业本。 趣味问答 程心语 供图 在“趣味物理实验室”课堂上,队员们以“绿色能源”为主题,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光能发电旋转木台”。队员们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随后指导孩子们将小型太阳能板、电机和木制平台组装在一起。当阳光照射在太阳能板上时,电流驱动电机转动,精致的木台随即轻盈旋转,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叹。 “原来太阳光真的能变成电!”12岁的陈小雨兴奋地说道。团队成员还通过对比不同光照强度下木台的转速变化,引导孩子们思考光能转化的效率问题,并启发他们讨论太阳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在日记本上画下实验原理图,有的还提出要回家用废旧材料改进自己的“发电装置”。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直观理解了光能与电能的转化,更激发了他们对可再生能源的兴趣和环保意识。许多孩子表示,长大后也想成为科学家,研究更多“让世界变美好”的新技术。 物理动手课堂 张稚圆 供图 校地共建促长效,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活动尾声,团队与炎刘镇小朋友们共同参加闭幕式,欢声笑语过后大家含泪离别,小朋友们也收到了哥哥姐姐赠送的礼物和祝福,希望她们未来能学有所成,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学生们用专业和热情为乡村孩子打开了新视野,这种‘扶智+扶志’的模式值得推广。”学生家长也给予我们了高度的认可。 闭幕仪式赠礼物 张稚圆 供图 据悉,本次实践累计服务留守儿童80余人,开展课程类型30余种。团队指导教师王雷雨表示:“中医药院校学子既要传承岐黄精髓,也要践行社会责任。我们期待以文化为纽带,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合影留念 张稚圆 供图 (作者:张稚圆 ) |
上一篇:用青春力量守护特殊儿童——兰州理工大学实践队赴特教机构开展系列活动
下一篇:青春星火映童心,知识筑梦喀尔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