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3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尹佳蕊 - 小 + 大
7月3日至8月4日,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海子计划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鼓励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关爱乡村教育的号召,深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英下乡喀尔巴格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三下乡”爱心支教活动。此次实践旨在用知识与爱心拓宽乡村儿童视野,传递社会温暖,助力孩子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活动伊始,实践队便面临场地挑战,原定支教小学正在装修。在当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村书记慷慨借用办公场所。队员们自力更生,采购材料组装教学黑板,安装风扇改善闷热环境,展现了迎难而上的团队精神。面对学生基础薄弱、个性调皮等实际情况,队员们秉持耐心与爱心,创新教学方法:数学课上,运用画图讲解、制作动态教具演示立体图形展开图,化抽象为具体;兴趣课,精心设计了绘画、折纸、防溺水安全教育、性教育、音乐等多元化兴趣课程,并组织篮球联赛、集体观影等文体活动,极大提升了学习趣味性。作为班主任,队员们更时刻关注孩子们的生活矛盾与学习困难,给予细致关怀。 真挚的付出收获了孩子们炽热的回应。课间课后,孩子们簇拥着队员聊天、合影,一句句“姐姐,祝你天天开心”的童言稚语,“这里的老师都好好,从来不会打我们”深深触动了队员们的心灵。这份情感超越了课堂,放学路上的嬉戏陪伴、日常买菜丢垃圾时的欢声笑语,都成为珍贵的记忆。实践队更将教育延伸至校外:利用周末带领孩子们参观军博园,增强历史认知与民族认同感;深入家访了解实情,发现部分家庭连基本风扇都匮乏。活动结束后,队员们将支教点使用的风扇赠予这些家庭,传递了可持续的关爱。 此次“三下乡”支教之旅,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和责任实践。它生动诠释了支教的意义——在于拯救一只受困的小猫,在于帮助不同民族背景的孩子化解冲突、融入集体,更在于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火,让他们萌生“我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的坚定信念。短短一月,从初识到难舍,孩子们“如果明年还是你来我就过来”的期盼,师生间互赠的礼物与写满心意的“回家才能看”的信封,将浓浓的师生情谊定格在照片中,铭刻在彼此心间。 (文/尹佳蕊·摄/夏燕) |
上一篇: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炎刘镇留守儿童暑期课堂暖心启航
下一篇:砼筑青春路 交绘泉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