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大连理工大学:中原筑梦,豫路同行

时间:2025-08-15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李淑琳 - 小 + 大

7月20日,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赴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开展为期10天的支教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除了为当地孩子们细致辅导功课,还依据孩子们的兴趣特点和发展需要,开设了有趣的科学实验课和书法课,让支教的阳光既照亮孩子们的心田,也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解疑”到“启智”:功课辅导中的能力提升

“这道题换个角度思考会不会更简单?”夕阳西下时,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温晴学堂的教室里,李老师指着一道习题温和地问道。这样的辅导场景,每天都在这里准时出现。在各个教学点,队员们配合当地老师积极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同时解答他们生活中的困惑。让孩子们不仅学到知识,更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从被动接纳转变为主动钻研,真正实现从“解疑”到“启智”的跨越。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知识,队员们采用“情景化辅导”的方式。面对复杂且不易讲解的内容,队员们会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场景来举例。他们把历史故事搬进田间地头,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古人的智慧;把物理原理融入日常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些方法的运用和队员们的耐心辅导,让孩子们不再“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面对知识,主动去探究。学习也不再是压力,而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纽带。

从“认知”到“实践”的拓展:特色科学实验课程学习

与此同时,在社区活动中心,支教团队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生动的科学实验课程,专门根据当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进行了个性化设计。通过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和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实践成员带领孩子们一步步揭开科学世界的神秘面纱。从基础的观察能力培养到有趣的科学小发明,实践成员们通过体验式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让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在孩子们心中慢慢燃起。

在活动开始之前,支教团与温县教育局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双方就课程设置、资源共享以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议题展开了详细探讨,并达成了一致意见。大家都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一些知识,更是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此次支教活动是支教团首次将科学实验教育融入支教活动,这标志着我们在公益支教领域有了新的尝试。展望未来,支教团将继续联合社会各界力量,用知识传递力量,用实际行动履行责任与使命,为更多乡村地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梦想。

笔墨传情,纸间绽放——特色书法课的开展

在书法课堂上,“毛笔字基础练习”课深受孩子们欢迎。队员们关注到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特意设计了这堂课:指导孩子们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感受汉字的魅力。

课堂上,队员们一步步示范:先讲解正确的握笔姿势,再演示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的写法。孩子们专注地临摹、练习,最后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下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一张普通的宣纸,就这样在孩子们的笔下变成了一幅幅充满墨香的作品。

孩子们将自己写得最好的字送给家人或朋友。腼腆的男孩为辛苦劳作的父亲写下“平安”,活泼的女孩为要好的伙伴写下“快乐”,还有孩子写下对自己的期望,好好珍藏。这些独一无二的书法作品,成为他们传递情感、寄托祝福的温馨载体。

这堂书法课不仅锻炼了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更搭建了文化传承的桥梁。它让孩子们在笔墨之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鼓励他们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笔墨之间,书写的不仅是汉字,更是连接心灵、传递文化的深厚情谊,为乡村孩子的成长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10天的支教时光虽然短暂,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求知与探索的种子。从功课辅导中点燃的思维之光,到科学实验课上萌发的科学梦想,再到书法课里传递的文化情怀,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中原筑梦,豫路同行”支教团用真心与智慧,为温县的孩子们搭建了一座连接知识与实践、当下与未来的桥梁。(作者 李淑琳)

上一篇:解锁职业密码,探寻创业微光

下一篇:“荷香沁滕州,医暖入人心”|山东中医药大学“荷力同心”服务队赴滕州市开展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