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吴蕊 - 小 + 大
七月的陕南,苍峦叠翠接云霭,碧流奔涌润桑田。2025年7月13日,延安大学晨露三下乡第4支队的16名青年学子肩负使命,奔赴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以十五日光阴为尺,在支教讲台播撒文明火种,于调研途中解码水脉民生,让青春足迹深深镌刻在这片兼具生态灵秀与红色底蕴的土地上。 支教课堂:以水为墨书新知,以红为魂铸初心 在岚皋县西坡社区的支教阵地,队员们化身为播火者,为孩子们构筑起知识与信仰的双重殿堂。 水资源保护课堂上,队员们以丹青为媒、以实验为桥,引领孩子们开启"水的探秘之旅"。从秦岭深处的涓涓溪流到寻常巷陌的点滴甘泉,从全球水脉的宏观分布到指尖节水的微观实践,一个个浸润生活气息的案例,让"水为生命之源"的哲思跃然眼前。孩子们擎起稚嫩的手掌,分享着家乡溪涧的趣事,在"节水锦囊"的互动中,将"惜水如金"的理念悄然植入心田,生根发芽。 红色精神宣讲则搭建起跨越时空的对话长廊。队员们娓娓道来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以通俗晓畅的语言复刻奋斗史诗;更借《延安,我把你追寻》的诗韵豪情,让延安精神如春风化雨。当孩子们听闻"小米加步枪"的坚守、"南泥湾开荒"的壮举,眼中跳动的星火,正是红色信仰在新时代的灼灼回响,家国情怀于童真心灵中缓缓铺展。 调研走访:循水探脉察民生,踏遍乡关谋发展 怀揣"守护绿水青山"的赤子之心,队员们深入岚皋水利肌理,以脚步丈量生态治理的铿锵足迹,以专业视角解读"水文章"里的民生温度。 对接县水利局:在与工作人员的深度座谈中,队员们系统梳理了岚皋"一江两河"的水脉格局,洞悉水利工程建设的全局规划与防汛抗旱的精密部署。一张张蓝图擘画未来,一组组数据凝结智慧,让"因水施治"的发展方略清晰可触,更体悟到水利人"护一方安澜"的担当如磐。 探访富硒水厂:在技术人员的引领下,队员们亲历取水口的澄澈源头、过滤池的层层净化、消毒车间的科技赋能,见证"清泉变甘霖"的蝶变历程。从水源地的严格管护到出厂水的精准检测,每个环节的精益求精,都彰显着"让百姓喝上放心水"的民生承诺,科技之光与人文关怀在此交相辉映。 调研污水处理厂:这里既是污水的"终点站",更是环保的"启航点"。队员们实地观摩沉淀、生化反应等核心工艺,见证浊流经由科技之手蜕变为灌溉清泉、园林甘露的奇迹。"污水亦可重生"的认知,让守护水环境的信念愈发笃定,环保担当在心中愈发沉厚。 走进冷水渔场:作为岚皋特色产业的璀璨明珠,冷水渔场的兴盛全系于"水"。队员们向养殖户讨教虹鳟、鲟鱼的生长奥秘,探究水质调控与渔业发展的平衡之道,为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收集鲜活样本,于实践中深化"生态优先"的发展哲思。 走访四季镇:驻足秦岭大巴山脉环抱的四季镇,队员们与村民讨论"河长制"带来的蝶变:"昔日河边垃圾乱,今朝清波映青山,夏夜纳凉听涛声"。从水利设施的提档升级到乡村治理的精细赋能,队员们深切感受到水生态改善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十五天的岚皋之行,是一场青春与大地的深度对话。支教课堂的朗朗书声,调研途中的孜孜求索,都已熔铸成队员们生命中珍贵的勋章。从知识的传播者到发展的观察者,晨露第四支队的青年们以行动诠释着"知行合一"的校训,用热忱践行着"服务社会"的誓言。当行囊装满收获,当初心愈发坚定,他们必将带着这份水韵红章的记忆,在青春赛道上续写更多担当故事,让理想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延安大学晨露三下乡第四支队 吴蕊) |
下一篇:三地核电行:南航学子感知能源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