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7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于光发 - 小 + 大
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助力传统工艺的发展,电力工程系“中华文脉知行团”实践团于7月25日至28日深入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旅游开发区,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汇非遗雅韵星火,续中华文脉长流”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团队聚焦杨家埠年画与风筝等非遗项目,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与文化体验,探寻传统工艺的传承密码与创新路径,为传统文化保护提供青春视角下的实践参考。 电力工程系“中华文脉知行团”实践团参观了中潍年画展示馆,对杨家埠年画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展示馆内的年画作品种类繁多、色彩鲜艳,每一幅年画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还蕴含了深厚的地方精神。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年画的制作工艺,从选材、雕刻到上色,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成员们了解到,杨家埠年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浓烈的乡土气息和生动的民间传说,年画作品多以农民生活、节庆习俗为题材,体现了山东人民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 馆内清晰地展示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化,间接地记录下了中国民居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情况。年画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古人对自然和未知充满敬畏,于是创造出门神画张贴于门上,希望借此驱凶避邪、祈福迎祥。到了北宋,繁荣的商业和手工业、日渐成熟的雕版印刷术、丰富的民间庆贺新年活动等,为年画的正式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明清时期,彩色套印技术趋于成熟,年画题材逐渐丰富,木版年画进入鼎盛发展期,出现了河北武强等著名的年画产地。 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向馆内工作人员了解到,杨家埠木板年画的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工匠们的匠心独运和精湛技艺,使得年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另外,每年春节年画题材都会更换一次,在传承中创新,于创新里新生。从古老木版上最初的质朴线条,到如今多元题材、多元合作、多元衍生交织的斑斓画卷,杨家埠木版年画不仅镌刻着往昔岁月的民俗印记,更勾勒出当下时代的蓬勃朝气,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时尚符号和文化纽带。每一种色彩的调配、每一次联名的尝试、每一个文创的构思,都是杨家埠木版年画在传承与创新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 在为期四天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杨家埠地区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成员们不仅通过调研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价值,更通过与当地群众的互动,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团队成员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于光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