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遗传承| > 文章 当前位置: |非遗传承| > 文章

郎溪姚村学子行:探寻非遗“云舞”魅力 助力文化传承

时间:2025-08-17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刘睿豪、胡冰 - 小 + 大


为深入了解乡村文化振兴实践,2025年7月3日,安徽外国语学院青年基层筑梦团前往安徽省郎溪县姚村,围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姚村云舞”的保护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团队在姚村镇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党总支书记深入交流,并走访非遗传承人姚慧,实地感受传统技艺的当代生命力。

深入基层:对话书记与传承人

( 图为队伍成员与姚村书记的合影)

在姚村镇党群服务中心,姚村书记向团队详细介绍了云舞的历史价值及保护现状。她表示,起源于古代农耕祭祀仪式的云舞,承载着当地祈求风调雨顺的集体记忆,其严谨的仪式流程和象征十二个月份的“十二云盏”道具具有独特文化内涵。面对传承难题,姚村通过建立档案、推动校园教学、组建老中青传承梯队及常态化展演等举措,让这项濒危技艺重焕生机

(图为非遗传承人姚慧向队伍成员讲解云舞的服装及道具)

随后,团队拜访了省级非遗传承人姚慧。在其工作室,姚慧现场展示云舞核心道具“云帚”与“十二云盏”,并解读动作背后的文化密码,每一次挥帚都是与天地对话的古老语言。她特别提到,通过定期进校园授课、带徒传艺,已有十余名青少年系统学习云舞技艺,为文化传承注入新血。还有当地的一些妈妈们也加入了其中,是平时公益演出的主力军。

文旅融合:非遗激活乡村新动能

行程中,团队实地考察了云舞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实践。在村文化站,图文展陈与演出服饰生动呈现云舞保护历程;每逢节庆或旅游旺季,原生态云舞表演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项目。姚翠萍书记介绍,依托这一文化名片,姚村同步发展特色民宿与农产销售,近三年游客量年均增长超30%,带动村民人均增收显著,“让文化保护与致富增收实现双赢”。

此次行程为学子提供了触摸乡土文化的窗口。通过系统梳理云舞的保护模式与文旅转化路径,团队形成详实调研报告,为后续校地合作奠定基础。活动不仅深化了青年对文化传承的认知,更探索出高校智力资源对接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径。姚村镇表示,期待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持续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文字:刘睿豪、胡冰

图片:张子婷、孙斯晨

上一篇:青春筑梦非遗乡,安外青年基层筑梦实践团探姚村民间瑰宝

下一篇:青春引擎驱动千年非遗破局生长,莞潮青年共探英歌舞传承新路径

推荐阅读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