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探路“防筛诊治康”闭环:医路同行实践团调研南通肿瘤防治融合新挑战

时间:2025-08-18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戚欣婷 - 小 + 大

癌症防治,重在关口前移、体系联动。7月下旬,徐州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医路同行”实践团,在学院党总支书记方锦花带领下,深入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及通州区五接镇卫生院,围绕“医防融合”在癌症防治领域的实践路径展开深度调研,南通市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军等参与调研。团队聚焦“防-筛-诊-治-康”全链条管理,探寻技术领先光环下,资源协同的现实困境与突破可能。

肿瘤防治:筛查成效与挑战并存

调研中,实践团发现,南通市肿瘤医院在癌症早筛领域成效显著,胃癌、结直肠癌等筛查技术位居全省前列。一位接受过胃癌早筛的患者告诉实践团:“去年社区体检发现异常,是医院的专家帮我确诊的。”早筛成果有目共睹。但通过调研发现:医院和疾控、基层机构之间还存在‘信息孤岛’,数据传递靠人工,延误了防治衔接。方锦花书记在座谈中敏锐指出:“打破孤岛,亟需既精通医疗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来搭建和运维统一的区域健康信息平台。”         技术之外,资源分配的深层矛盾同样凸显。赵云教授在调研中分析道,当前推行的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其核心逻辑在于控制治疗阶段费用。然而,预防性筛查和早期干预项目往往投入大、短期经济回报不明显,在这种支付导向下,医院有限的资源极易向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治疗端”倾斜,导致预防环节投入不足。

基层联动:协作机制与实际困难

作为肿瘤防治网络的基层“哨点”,通州区五接镇卫生院与市肿瘤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协作机制。肿瘤医院定期派驻专家下沉,开展基层医师专业技能培训,并联合举办面向公众的防癌科普讲座,提升居民早筛意识。

“我们辖区人口基数庞大,加上流动人口多,组织一次覆盖广泛、依从性高的癌症筛查,难度非常大。”卫生院负责人向实践团道出了基层工作的不易。尽管如此,卫生院团队通过不辞辛劳的入户动员、形式多样的社区宣传,努力提升目标人群的参与度,将筛查完成率维持在了较高水平。

然而,高完成率的背后,是基层医护人员长期超负荷运转的艰辛。一位全科医生疲惫地表示:“大量的精力被随访管理、手工数据录入等繁琐事务占据。如果能引入更智能化的工具辅助,比如自动化的随访提醒系统、便捷的移动数据采集终端,将极大解放我们的双手,让我们能更专注于与患者面对面的诊疗和健康管理。”这份朴素的期待,直指基层医防融合中人力效能提升的关键痛点。

融合之路:数字赋能与政策协同

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构建高效的医防融合体系,不仅需要技术赋能的“硬支撑”,更呼唤顶层设计的“软环境”。“医防融合绝非医疗机构间简单的物理叠加或任务转嫁,”参与调研的专家强调,“它需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赋能业务流程再造、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引导资源优化配置、通过人才培养夯实基层能力,最终实现体系内各要素的‘化学反应’,形成防、筛、诊、治、康的无缝闭环。”

徐州医科大学管理学院此次南通之行,正是以青年学子的专业视角,深入一线,精准把脉癌症防治领域医防协同的“堵点”与“断点”。实践团成员表示,将系统梳理调研所获,形成详实报告,为构建更高效、可持续的区域肿瘤防治融合新路径贡献智慧与方案。(作者:戚欣婷)

上一篇:晋韵遗风实践团的山西非遗探访与实践之路

下一篇:医路同行实践团解码南通老年健康服务创新与挑战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