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8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戚欣婷 - 小 + 大
应对深度老龄化挑战,“医养结合”被视为破题良方。7月下旬,徐州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医路同行”实践团在党总支书记方锦花的带领下,将目光投向江苏省南通市——著名的“长寿之乡”,重点走访了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和南通市老年医学研究院,深度调研“互联网+”赋能下医养结合服务的创新模式及其遭遇的现实瓶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全科医学中心主任丁祎等参与调研。 第六人民医院:互联网+打通“最后一公里” 走进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调度中心,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跳动着慢性病药物配送的动态信息,犹如一幅守护老年健康的“数字地图”。这正是该院探索“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的核心枢纽。 “我们服务的对象不仅是来院患者,更延伸至周边的养老机构和大量居家老人。”医院医务科主任向实践团介绍。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六院构建了一套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体系:老年人可通过线上便捷问诊;医生利用远程监测设备掌握居家老人的健康指标;药品则根据电子处方精准配送到家或养老机构,形成药品配送的闭环管理。这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尤其是行动不便者“看病难、取药难”的问题。 服务不止于“送药上门”。实践团了解到,六院的医生团队会定期前往合作的养老机构开展巡诊,及时发现和处理老人的健康问题。同时,医院还承担起培训养老机构护理员的重任,重点提升其在老年人常见急症中的应急处理能力。“我们的目标是让住在养老院或居家的老人,身边不仅有人照顾日常,关键时刻还能得到初步的、正确的紧急救助,真正做到‘有人看、有人救’,构建起一张坚实的基层医疗支撑网络。”医务科主任强调。但他也坦言,医保对预防性服务覆盖不足,服务的可持续性依旧受限。 老年医学研究院:聚焦“老”与“瘤”的科研探索 作为调研的另一重要站点,南通市老年医学研究院则从科研角度为医养结合注入更深内涵。研究院特别关注老年人群高发的肿瘤疾病,致力于探索适合老年人的肿瘤早期预警筛查模型、低损伤诊疗方案以及肿瘤康复与老年慢病管理、功能维护相融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老年人患肿瘤有其特殊性,合并症多、身体耐受性下降。如何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其生活质量,是老年肿瘤研究的核心课题。”研究院专家向实践团阐释。他们的工作,正是为未来实现更精准、更人性化、更整合的老年医养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储备,探索将肿瘤防治无缝嵌入老年健康全程管理的新路径。 破局关键:呼唤政策创新与生态构建 实践团在调研中深刻感受到,无论是六院落地的“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还是老年医学研究院的前沿探索,都昭示着技术赋能老年健康服务的巨大潜力。数字平台有效弥合了空间距离,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 然而,技术的单兵突进难以解决系统性难题。多位受访者一致认为,推动医养结合行稳致远,关键在于政策环境的配套与创新。同时,构建一个多方协同、互利共赢的生态系统同样重要。这需要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信息技术供应商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明确各自角色定位与责权利,在标准统一、信息共享、服务衔接、质量监管等方面形成高效协同机制。 团队表示,将把一线洞察凝结成针对性建议,为推动老年健康服务从“有”到“优”、从“结合”走向“融合”贡献学术力量与实践智慧。(作者:戚欣婷) |
上一篇:探路“防筛诊治康”闭环:医路同行实践团调研南通肿瘤防治融合新挑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