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心向阳”师生赴鲁实践:奔赴山海觅科技前沿,流光岁月探发展路径

时间:2025-08-18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心向阳”社会实践团队 - 小 + 大

山河绿意青衿志,栉风沐雨笃行之。在我国“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7月23日-26日,东北林业大学“心向阳”社会实践团队在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进行了为期4天的沉浸式调研。

本次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调研和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村民面对面访谈交流的多互动方式深入海阳市基层单位,循红色足迹,踏风云之巅,归阡陌田园,体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致力于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以青春力量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海阳答案。

一枚石雷,倾起峥嵘万丈澜

红歌慨叹,石雷辟得今朝宁;锦瑟风豪,扬旗奋发实干兴。抗日战争宝地,军民同心难忘。实践队走进地雷战纪念馆,感悟“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汲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动能。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海阳地方党组织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成立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民兵组织,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涌现出了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等一个又一个民兵英雄。

“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不能怕死,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应该献出自己的一切”于化虎英烈的话,如今不仅铭刻在墙面上,更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实践队成员的心中,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及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持续感染和鼓舞着新时代的奋斗者们。

“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安宁。”参观结束,实践队成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将此次学习作为新起点:传承红色血脉,不忘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让青春力量与时代使命并肩同行。

图为实践队在地雷战纪念馆中认真学习地雷战历史,李雨涵供图

一次共建,连起山海同心力

合力千秋齐筑梦,花开锦绣映丹霞。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与海阳市发展和改革局机关党支部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双方围绕“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联动、故事共讲”四大板块,携手将支部建成政治功能强、组织力强、服务力强的战斗堡垒,为海阳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图为党支部共建协议签订仪式上双方代表合影,丁振邦供图

此次共建活动是希望通过校地支部共建模式和有温度的活动感染他人,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和师生参与其中,共守生态文明初心,共担领袖殷切嘱托,携手绘就绿色名片。

一轮风车,架起科研双碳路

实践队深入海阳市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实地探访了海阳海上风电陆上集控中心,解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半岛南3号陆上运维中心主控室,实践队与海上风电公司杨小龙场长进行了深入交流。杨小龙场长介绍,目前投运的半岛南3号、4号和V场址3个海上风场,年生产“绿电”已超30亿度,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的同时,碳排放量也悄然降低。

实践队成员领悟到,海阳海上风电藏着海阳绿色发展的密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风机舞动,“绿电”输往千家万户,从火电到风电,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这座沿海小城的发展注入活力。

图为实践队在海阳海上风电陆上集控中心学习,丁振邦供图

实践队还先后参观了海阳核电站、东方航天港指挥控制中心及卫星数据产业园展厅。一路走来,队员们深切体悟到科技创新正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也更加坚定了以专业所学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双碳”目标的青春志向。

一抔乡土,扬起生态两山梦

绿意蔓延,群山环绕,美丽乡村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实践队走进缪家村,探寻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密码”。

“路修好了,水果也能卖出去了。”负责人向实践队介绍,缪家村曾受交通制约,如今交通条件改善,村里的苹果能够顺利外销,游客纷至沓来,为村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民宿倚山而建,黛瓦土墙间点缀着落地玻璃与原木家具,老灶台旁摆着胶囊咖啡机,古今在一院相融。沿石板路缓行,风来林涛起伏,风止虫鸟俱寂;抬眼是叠翠山峦,俯身是稻浪起伏,三五村民坐在古樟下闲话家常。在“中国十大最美农村路”上,队员们读懂振兴密码:敬自然、守传统、敢创新——守得住绿水青山,才端得起金山银山。

图为实践队实地调研缪家村,丁振邦供图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在红色记忆与生态保护的探索之旅中,“心向阳”社会实践团队始终步履不停。海阳以风车、核、水、光织绿网,治浒苔、守乡愁,将条文变福祉。青年以实干磨真知,生态报国,风不止,路不尽。(“心向阳”社会实践团队)

上一篇: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三下乡:禁毒普法进乡村,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