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青春飞扬”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书写彝乡新篇

时间:2025-08-19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青春飞扬”乡村振兴实践团队 - 小 + 大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国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战略部署,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助力乡村全面振兴。7月7日至7月11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管理与传媒系“青春飞扬”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深入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岩乡,围绕文化传承、文旅融合、校地协作、数字赋能等维度开展实践活动,以专业所长赋能乡村发展,用青春实干书写彝乡振兴新篇章。

一、文化赋能:千年非遗绽放时代新颜

金岩乡作为纯彝族聚居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承载着族群深厚的历史记忆与精神信仰。实践团队走进彝风彝韵展览馆,深入访谈非遗传承人欧提薛英,系统调研彝绣的传承创新路径。

当地通过“传统技艺+现代创意”激活非遗活力:一方面,坚守文化根脉,8岁学艺、坚守40余年的欧提薛英以精湛“扣绣”技法传承太阳纹、羊角纹等传统纹样,延续族群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祈愿;另一方面,推动创新转化,年轻绣娘将黑竹沟云海、脱贫成果等元素融入设计,让绣品从自用服饰升级为文旅伴手礼,借助展览馆展示与电商平台远销外地,实现“非遗”从文化符号到富民产业的跨越。团队通过亲身体验刺绣、记录纹样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赋能乡村”价值的理解,为非遗数字化传播奠定基础。

二、文旅融合:盘活乡土资源拓宽振兴路径

依托金岩乡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实践团队助力构建“徒步探秘+星空体验+民族文化”的文旅融合模式。在文旅资源挖掘方面,团队实地体验了距S309省道4.7公里、总长6公里的金岩村徒步路线,该路线串联珙桐花、高山草甸、飞泻瀑布等原生态景观,成为“精致峨边・健康徒步”品牌的重要载体。

针对当地星空营地这一特色文旅项目,团队深入调研其运营现状,结合彝族火把节、篝火舞蹈等文化元素,策划差异化宣传内容,通过镜头记录营地星空、特色房型及民族活动,助力打造“白天徒步赏景、夜晚星空露营”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实践表明,文旅融合路径有效吸引外来游客,为当地带来可持续经济收益,推动乡村产业从“单一农业”向“多元文旅”转型。

三、数字赋能:新媒体技术激活产业动能

为破解乡村文旅“宣传半径有限、线上曝光不足”的痛点,团队开展“新媒体赋能乡村文旅”专项行动,构建“调研—培训—实战”三维赋能体系。在调研基础上,团队针对星空营地等主体,开展抖音、视频号等平台运营培训,内容涵盖爆款短视频创作、直播流程策划及打造“短视频+直播+图文”矩阵构建。


实战环节中,实践团队现场示范直播,记录彝族同胞篝火舞蹈、歌谣表演等场景,有效提升营地线上关注度。不仅培育了当地文旅从业者的数字化技能,更推动建立“校地协同、文旅融合、志愿赋能”的社会实践基地,实现“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与“乡村文旅升级”的双向赋能。

四、校地协同:凝聚合力共筑发展基石

实践团队与金岩乡人民政府举行专题工作会谈,围绕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民生改善等乡村振兴核心议题深入交流。乡政府详细介绍当地发展现状、规划及痛点,团队结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优势,提出“非遗数字化传播”“乡村文旅新媒体运营”等针对性建议,双方在“产业赋能、文化铸魂、治理增效”方面达成共识。

实践团队与乡政府建立紧密协作机制,明确分工:一方聚焦彝族特色文化调研与文旅路径设计,另一方对接基层治理实践需求,形成“专业服务+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模式,为后续实践筑牢协作根基,彰显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青春飞扬乡村实践团队始终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指引,通过非遗活态传承助力文化振兴、文旅资源整合激活产业动能、数字技术赋能拓宽发展路径,为金岩乡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从推动彝族刺绣从“针线间”走向“大市场”,到助力徒步路线与星空营地成为文旅新地标,再到培育乡村数字文旅人才,实践成果既丰富了乡村振兴的“金岩方案”,也促进了彝汉青年深度协作,在文化交融中厚植民族大团结情谊。同时,团队成员在躬身实践中深化了对基层的认知,实现了“知行合一”的成长蜕变,生动诠释了实践育人“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深刻内涵,为新时代青年服务乡村振兴、促进民族交融树立了鲜活范例。(“青春飞扬”乡村振兴实践团队)

上一篇: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幸福信使”:楼存古韵龙传艺,客脉新声共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