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三资管理促振兴,青春调研乡村行

时间:2025-08-2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冯依然 宁丽 - 小 + 大

2025年7月6日至7日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沃土清流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奔赴蚌埠市,以“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三资’管理对集体经济发展效益研究”为主线,先后走进蚌山区定庵村、怀远县河溜镇人民政府和榴城镇大耿家村,通过“政府—村庄—农户”三重视角,用脚步丈量改革深度,用数据验证发展温度,在两天紧凑行程中完善了对蚌埠市农村“三资”管理改革的整体型认知。

图为实践团队在定庵村村委会合影。冯依然 供图

定庵深耕兴村实践 三资善治富农强村

实践团于7月6日抵达蚌山区燕山乡定庵村,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与定庵村的村党委书记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中,书记现场“揭短”:乡村振兴启动前,定庵村账上资金薄弱,资产由两座老村委会主持,资源权属更是“剪不断理还乱”。对此,村里亮出“土地分红”方案,确保群众利益零损失;针对资金管理,定庵村通过集中投入高收益项目,如定庵村的小型工程、特色种植,来提升效益;针对资产管理,村里将闲置资产转化为经营资本,如定庵村的小菜园经营;而针对资源管理,定庵村通过确权和规模化经营,如耘耕生态农场实现增值。定庵村的“集体经济+党支部+合作联合”模式,让2023年村集体收入增长30%,三资管理由此破局。

图为实践团队在档案室阅读交谈。冯依然 供图

河溜镇探三资治理 实践篇兴乡村发展

在进一步了解“三资”管理的基础上,实践团来到怀远县河溜镇人民政府。在河溜镇政府,实践团与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等镇领导班子成员,以及首席统计员、农经办主任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举行座谈。镇党委副书记详细介绍河溜镇在农村“三资”管理方面的探索:通过清产核资,精准梳理集体资金来源、资产分布、资源权属;以“党建+合作社”模式,整合集体资产资源,引入特色农业项目,盘活闲置土地等资源,带动集体资金合理投放与增值,实现农户增收与集体经济壮大双赢。实践队员聚焦“三资”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资产资源流转规范、资金监管风险防控等问题深入交流,记录“三资”管理驱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实践难题。

图为实践队与政府人员座谈会。冯依然 供图

随后实践团赴榴城镇深入农户家中开展面对面访谈。在大耿家村里,种植大娘分享加入蔬菜种植合作社,收入翻番,这背后是农村“三资”管理中土地资源合理流转、集体资产注入合作社运营的成效。村民叔叔谈及文化广场建成,感慨集体资金花在实处,体现“三资”管理对乡村公共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撑。队员们认真记录村民对“三资”管理公开透明、收益分配公平的期待,捕捉“三资”管理赋能下乡村发展的生动场景。

图为团队实地走访村民。冯依然 供图

乡村调研深耕细作,青春助力长远发展

本次调研之行,队员们了解了定庵村三资治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村委会在基层治理中展现出的卓越能力与科学方法;既看到怀远县乡镇“三资”管理的扎实成效——河溜镇“订单农业”依托“三资”整合让粮食销路稳、效益升,榴城镇“积分制”管理借“三资”规范实现乡村治理与经济发展协同;也体察到“三资”管理的复杂性,如部分村庄存在的“三资”底数不清、流转程序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益低等问题。

通过调研队员们深刻理解“三资”管理是乡村振兴基石,未来将整理实践所得,为优化农村“三资”管理、提升集体经济效益贡献青年方案,以青春视角书写乡村振兴“三资”管理研究的生动篇章,把一线故事带回课堂,让更多学生理解“中国之治”最生动的基层逻辑。

(作者: 冯依然 宁丽)

上一篇:践行青春誓言 共筑温暖社会 ——BCG团队赴靖江东来村开展公益志愿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