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共赴乡行,新农兴农:南京师范大学团队前往新农社区开展社会实践

时间:2025-08-2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数治兴村·协同增效”暑期实践团队 - 小 + 大

2025年8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数治兴村・协同增效”暑期实践团队深入南京市江宁区新农社区,先后与社区干部、合作社代表及农户开展深入座谈,并走进田间地头,与多位新农人面对面交流,挖掘乡村发展真实图景,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农经验”。

在与新农社区耿会计的座谈中,团队详细了解了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脉络。新农社区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拥有耕地3952.2亩、水面1021亩,13个自然村错落分布。社区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资产出租与资源发包。老旧房屋、公共服务用房等集体资产通过规范出租实现保值增值,千亩水面与连片耕地则发包给种植大户。社区在财务管理上精打细算,通过推行保洁服务自主运营改革;严格落实低保政策,19户低保户与5户低保边缘户均得到精准帮扶。此外,社区通过规范资金使用,将财政补助重点投入环卫保洁、道路维修、困难群体关爱等民生领域,让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居民。

离开社区办公室,实践团队在社区书记的带领下,走访了当地颇具代表性的种植户,感受新农人带来的产业新风尚。夏庄村的无花果园里,方老板正在打包新鲜采摘的水果。这个从安徽引进的种植项目,如今已发展出四个品种。方老板介绍,“我们坚持零农残种植,只使用有机肥,今年的果子个头更大、甜度更高。”果园还为周边老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实现共同富裕。葡萄园的陈老板则坚持“自然成熟、有机种植”理念,50余亩的巨玫瑰葡萄凭借独特口感赢得老客户青睐。“虽然不搞膨大剂、不催熟,产量略低,但回头客多。”他正通过社区牵线的研学采摘活动拓宽销路。而来自盱眙的房老板经营的桃园,更是形成了“电商销售+自驾游采摘+社区帮扶”的多元模式,五个品种的桃子从5月份持续供应至国庆,江宁电视台的宣传报道让“生态好桃”名气渐长。

调研中发现,新农社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社区搭台、农户唱戏”的协同机制。社区通过规范土地流转,既解决了散户种植效益低的问题,又为大户规模经营提供保障。在政策支持方面,江宁区对经济薄弱社区的稳定性补助,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社区股份合作社通过资源发包积累资金,反哺公益事业,每年近200万元的服务型支出让居民共享发展红利。

此次实践调研让团队深刻感受到,新农社区正以集体经济为基石、特色产业为引擎、民生保障为底色,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团队将与社区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城乡融合一体化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未来,随着数字乡村的大力建设,这里将焕发更强劲的发展活力。(南京师范大学“数治兴村·协同增效”暑期实践团队)

上一篇:三资管理促振兴,青春调研乡村行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