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张怡 - 小 + 大
——山东科技大学“青禾数媒助农团”扎实推进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近日,计算机学院“青禾数媒助农团”(以下简称“助农团”)奔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店埠镇,开展为期10天的“数媒助农・青春赋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由带队老师乔虎统筹领导,聚焦电商助农核心需求,精准招募队员组建队伍,以专业化服务为当地政府主导的“店商共富工坊”直播间注入青春动能,助力农产品品牌升级与农户增收,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精准组建专业团队,提前谋划定方向 “电商助农不是‘走过场’,必须用专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在助农团筹备阶段,带队老师乔虎便明确了“需求导向、专业匹配”的组建原则。针对此次实践“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公众号运营”三大核心任务,队长张怡提前面向全校招募人才,最终,一批“懂拍摄、会剪辑、善运营”的大学生脱颖而出,确保每个岗位都由“懂行、能做、会干”的专人负责。出发前一周,乔虎老师组织全体成员召开任务部署会,结合前期与店埠镇负责人沟通获取的需求信息,对实践工作进行细化分工:拍摄组负责田间素材采集与直播间画面记录,剪辑组需每日完成定量短视频制作,运营组承担直播间控场互动与公众号推文撰写。“我们提前模拟了直播流程,还准备了农产品讲解话术模板,就是为了到了当地能快速上手。”运营组于静茹说,充分的前期准备让团队成员对此次助农实践充满信心。 欢迎会上话需求,实地调研锚目标 刚抵达店埠镇,助农团便收到了镇党建办的热情接待—镇党建办负责人崔维正专门为团队召开欢迎会,既是对大学生返乡助农的热烈欢迎,更搭建起“需求对接”的桥梁。会上,崔维正主任详细介绍了店埠镇的发展现状:作为全国知名的胡萝卜种植基地,当地不仅依托沙质土壤培育出优质农产品,还在低空经济、乡村文旅等领域持续发力,而“店商共富工坊”直播间正是政府为破解农户“卖货难”题搭建的核心平台,口号“这‘店’的味道‘埠’一样”既凸显地方特色,也承载着带动农户增收的期待。 “现在直播间最需要的,是能帮我们把产品亮点拍出来、把运营技巧学到手的专业力量。”崔主任坦诚分享了“店商共富工坊”的运营困境。助农团队长张怡当即结合团队优势明确实践任务:一方面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创作扩大农产品知名度,用镜头挖掘产品特色与乡村故事;另一方面针对当地运营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从商品上架、互动引流到界面优化,全方位提升直播间自主运营能力,确保平台能长期稳定运转。 欢迎会后,在崔维正主任的带领下,助农团开启实地考察之旅,先后前往店埠机场和“ 而在“店商共富工坊”直播间,当地运营人员坦言“粉丝少、转化低,上架商品、互动引流都不熟练”。这场“欢迎会+实地调研”,让助农团彻底摸清了当地痛点,最终确定“提技能、优界面、扩影响”的核心目标—既要短期为直播间“吸粉提效”,更要长期留下“带不走的助农队伍”。 “直播+拍摄”双线发力,激活品牌潜能 从7月21日起,助农团正式开启“直播+拍摄”双线作战模式,用专业能力为店埠镇特色产品“发声”。 每日上午10点至12点、晚间7点至9点,助农团运营组成员与莱丰运营默契配合,共同坐镇“店商共富工坊”直播间。 直播之外的时间,拍摄组与剪辑组成员则扛起相机,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捕捉店埠镇农业生产与乡村生活的鲜活瞬间。 拍摄组同学用特写镜头展现胡萝卜表面的泥土质感与新鲜光泽;为挖掘店埠炉包的文化内涵,联系当地炉包店,从面团发酵、馅料调配到炉上热煎,用镜头完整记录美食制作全过程,金黄酥脆的炉包在画面中散发着诱人香气,既勾起观众食欲,更传递出店埠朴实无华的乡村底色。剪辑组同学则实行“当日素材当日剪”,根据不同平台风格调整视频节奏:抖音版突出产品卖点与视觉冲击;视频号版侧重乡村故事与情感共鸣。 授人以渔强技能,留下“带不走”的助农力量 “短期带货能解燃眉之急,但只有让当地运营人员、年轻干部掌握数字技能,优化直播间呈现,才能实现‘店商共富工坊’的长期发展。”乔虎老师在实践中期复盘会上强调,“输血”不如“造血”,技能培训与界面升级是此次实践的重要一环。 针对当地直播运营人员在商品上架、互动引流等操作上的短板,助农团运营组结合自身经验,录制教学视频。从“如何在平台上添加商品链接”“怎样设置优惠券、发起拼团活动”,到“如何通过发福袋、问答互动提升直播间人气”,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拆解细化,配合实操演示确保易懂易学。在教学现场,王伊茗手把手指导莱丰运营人员邹巧操作后台:“点击‘商品管理’再选‘添加商品’,把胡萝卜的规格、价格填好,就能上架了,后续还能根据销量实时调整库存。”邹姐一边跟着操作,一边记笔记,遇到疑问随时提问,团队成员均耐心解答。 实践成果亮眼,青春担当绘就振兴图景 10天的实践时间虽短,但在乔虎老师的统筹与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助农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店商共富工坊”直播间累计新增粉丝100人,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较此前增长;更重要的是,在助农团的指导下,直播间已陆续上架胡萝卜深加工产品、本地杂粮等多款新商品,更多人开始在镜头前推介特色农产品,政府助农平台的运营能力实现显著提升,切实帮助农户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 “这次实践让我们真正把自己的拍摄、剪辑技能用到了乡村振兴中,看到农户们拿到订单时的笑容,所有辛苦都值得。”助农团拍摄组成员李佳艺感慨道。乔虎老师表示,此次店埠镇实践是“青禾数媒助农团”以能力为核心服务乡村振兴的一次成功尝试,未来团队将持续与当地保持联系,进一步挖掘“这‘店’的味道‘埠’一样”的特色内涵,从单一农产品推广拓展到乡村文旅、农产品深加工等多元产业宣传,同时协助“店商共富工坊”优化直播运营策略,让数字技术成为店埠镇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此次返乡助农实践,既是大学生将个人能力与乡村需求相结合的生动体现,更是新时代青年在教师带领下,与基层干部携手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实践。助农团用镜头记录乡村之美,用直播架起产销桥梁,年轻干部用担当搭建助农平台,政企校三方联动,以青春之力为店埠镇注入数字时代新活力。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大学生带着专业能力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与基层工作者并肩,用智慧与汗水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乡村振兴新篇章。(作者:张怡) |
上一篇:泥陶千年韵,匠心传古今 ——一群青年与一门老手艺的双向奔赴
下一篇:没有了